玉兰*如乡愁一样纷纷绽放[第2页/共3页]
附
我被浓烈的乡愁攻击了。
实在我更喜好后者的说法,固然二者并不非常冲突。我的脑海中常闪现书上所说的王维,是如何的妙年洁白,风韵郁美,度量琵琶在山谷中幽幽弹唱,超脱得似一支辛夷。或许,还是那“出身两忘,万念皆寂”八个字勾引了我,在我内心,并不但愿王维辋川中的风月感染上一星半点的政治。我但愿的是,辛夷的开,辛夷的落,斑斓或感慨,都是原始的力道,原始的气味,像辋川的山川一样,出身两忘,只为开落。
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
这是王安石的《乌塘》诗。写的是柘冈的辛夷,红色的玉兰。
有人说,玉兰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安好,会让人沉浸到离灵魂更近的处所。
一开端。辋川还不是王维的辋川。
我亦抉剔,查有关玉兰的诗作,竟只要王维的《辛夷坞》与王安石的这首《乌塘》最是合我的气味。其他将玉兰比作“肌肤凝雪、羽衣仙女”之类的,如何乔装精美,看来都是一个俗,皆入不得我的眼。这首《乌塘》,最美莫过“辛夷如雪柘冈西”,我读了,像当年读到西川的那句“三十里外更白亮的玉轮涨满了头颅”一样,喜好得欲罢不能,也哀痛得欲罢不能。
王维这一首写玉兰的小诗,描画的就是辛夷坞的风景。
玉兰,玉兰,这名字,说家常,也家常,说云端,也云端。就好似有墨客爱极了它,便当它是恋人,能够掏心窝子地往死里爱,因而它是贰心尖尖上的诗意,淌着蜜的密切。亦有人嫌它俗气,开得过分没心没肺,尽管自顾自地往白里开,往碎里开,一点保存都没有,最后啪的一声掉到地上,像一团肮脏的赤手帕,真是讨人厌。
美吗?美得有些伤感。
灯下,我在看一卷于非闇的《玉兰黄鹂》图。于老落有款识:仓庚耀羽,玉树临风。一小片天空因了木兰花枝的烘托显得格外洁白,是那种特别宁和的石青。花鸟和鸣,襟怀夷旷,一朵一朵的白玉兰盛开,没有一点锋芒。
宋人方回以为此诗是辋川诗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叹不成穷之妙。言下之意,恰与人所说的有寄慨,流露作者内心苦闷暗合。王维写辋川诗是在暮年,即安史之乱之前。自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知政事,李林甫一派反动权势下台,朝政就日趋暗中,社会冲突已显锋利。彼时王维虽亦仕亦隐,但仍然心关朝政,加上他又偏向于张九龄的开通政治,对朝廷不满却又无能为力,即使他禅心礼佛,沉寂旷达,可写下的诗作,不免还是带有实际感情中的陈迹。或悲戚,或苦闷,或伤感,比方《孟城坳》中的“来者复为谁,空悲古人有”,《漆园》中的“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又比方,这首《辛夷坞》中的“涧户寂无人,纷繁开且落”。
每年的初春,白玉兰践约开在枝头,像一树温馨的雏鸽,风略微大一些,都会担忧它们振翅飞了去。如有了困意,就在玉兰树的错落光影下睡上一觉,头顶的春阳像子宫一样暖和,一不谨慎,就会把身材蜷成婴孩的近况。那样的花香,幸运得令人微微难过,噼里啪啦砸下来,唉,各路感官都被尽情地宠坏了。
名字也是好名,竟与忘川谐音。甚么烦忧,甚么尘凡,甚么光阴,是皆可相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