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依然女生呀呀嘿》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李克让竟达空函 刘元普双生贵子[第1页/共6页]

君恩新荷喜相随,谁料天年已莫追!

应死囚徒俱脱网,施仁郡守反遭殃。(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六房吏书去打盹,门子皂隶去砍柴。

这话文出在宋真宗时,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回籍。继娶夫人王氏,年尚未满四十。广有家财,并无后代。一应故乡、典铺,俱托内侄王文用办理。本身只是在家中广积德事,仗义疏财,挥金如土。畴前至后,已不知济过多少人了,四方无人不闻其名。只是并无子息,日夜忧心。

却说刘元普一日正在书斋闲玩古典,只见门上人报导:“外有母子二人,口称西粤人氏,是老爷至好亲戚,有书拜见。”元普心下着疑,想道:“我那边来如许远亲?”便且叫请进。母子二人,走到跟前,见礼已毕。元普道:“老夫与贤母子在那边识面?实有忘记,伏祈详示。”李春郎笑道:“家母、小侄,实在未曾得会。先君倒是伯父至好。”元普便请姓名。春郎道:“先君李逊,字克让,母亲张氏。小侄名彦青,字春郎。本贯西粤人氏。先君因赴试,流落京师,今后得第,除授钱塘县尹。一月身亡,临终时怜我母子无依,说有洛阳刘伯父,是幼年八拜至好,特命亡后赍了手书,自任所前来拜恳。故此母子造宅,多有轰动。”元普闻言,茫然不知就里。春郎便将书呈上,元普看了封签上面十五字,好生惊奇。及至拆封看时,倒是一张白纸。吃了一惊,沉默不语,摆布想了一回,猛可里心中觉悟道:“必是这个原因无疑,我现在不要说破,只教他母子得所便了。”张氏母子见他沉吟,只道不肯包容,岂知他倒是天大一场美意!元普收过了书,便对二人说道:“李兄果是我八拜至好,希冀再得相会,谁知已作前人?不幸!不幸!今你母子就是我自家骨肉,在此居住便了。”便叫请出王夫人来讲知来源,以为妯娌。春郎以子侄之礼自居,当时安排筵席接待二人。酒间提及李君灵枢在任所寺中,元普一力答允殡葬之事。王夫人又与张氏细谈。已知他有遗腹两月了。酒散后,送他母子到南楼安息。家伙器皿无一不备,又拨几对仆奉侍。每日三餐,非常丰美。张氏母子得他收留。已自过望,谁知如此殷勤,心中感激不尽。过了几时,元普见张氏德行温存,春郎才调英敏。更兼谦谨老成,更加恭敬。又一面打发人往钱塘扶柩。

再说那熊店东,重梦见五显灵官对他说道:“快与我等拆了面前短壁,拦着非常愁闷。”店东梦中道:“崇高前日分付小人起造,如何又要拆毁?”灵官道:“前日为萧秀才经常其间来往,他后日当中状元,我等见了他坐立不便。以是教你筑墙掩蔽。今他于某月某日,替或人写了一纸休书,拆散了一家佳耦,上天鉴知。减其爵禄。今职在吾等之下,相见无碍,以此可拆。”那店东正要再问时,一跳惊醒。想道:“好生奇特!莫非有这等事?明日待我问萧秀才,果有写休书一事否。便知端的。”

将及到家之际,遇见一个全真先生,手执招牌,上写着“风鉴通神”。元普见是相士,正要卜问子嗣,便延他到家中来坐。吃茶已毕,元普端坐,求先生细相。先生细心相了一回,略无忌炜,说道:“观使君气色,不但无嗣,寿亦在朝夕矣。”元普道:“门生年近古稀,死亦非夭。子嗣之事,至此暮年,亦是水中捞月了。但门生自想,平生虽无大德;济弱扶倾,矢心已久。不知如何罪业,遂至殄绝祖宗之祀?”先生浅笑道:“使君差矣!自古道:‘富着怨之丛。’使君广有家私,岂能一一综理?彼任事者只顾肥家,不存公道,大斗小秤,侵剥百端,乃至小民愁怨。使君即使积德,只好功过相酬耳,恐不能获福也。使君但当悉杜其弊,益广仁慈;多福多寿多男,特易易耳。”无普闻言,沉默听受。先生起家道别,不受谢金,飘然去了。元普知是异人,坚信其言,遂取故乡、典铺帐目一一稽查,又潜往贩子、乡间,各处密查,尽知实在。遂将众管事人一一告诫,并妻侄王文用也受了一番呵叱。自此益修善事,不题。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