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依然女生呀呀嘿》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卷十 缪称训[第1页/共6页]

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积恩之见证也;义者,比于民气而合于众适者也。故道灭而德用,德衰而仁义生。故上世体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弗坏也,季世绳绳乎唯恐失仁义。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以是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以是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惧得胜。观其所惧,知各殊矣。易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其施厚者其报美,其怨大者其祸深。薄施而厚望,畜怨而无患者,古今未之有也。是故贤人察其以是往,则知其以是来者。贤人之道,犹中衢而致尊邪:

物莫无所不消,天雄乌喙。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人;侏儒鼓师,人之困慰者也,人主以备乐。是故贤人制其刂材,无所不消矣。懦夫一呼,全军皆辟。其出之也诚。故倡而反面,意而不戴,中间必有分歧者也。故舜不降席而王天下者,求诸己也。故上多故,则民多诈矣,身曲而景直者,未之闻也。说之所不至者,面貌至焉;面貌之所不至者,感忽至焉。感乎心,明乎智,发而成形,精之至也。能够情势接,而不成以昭讠忌。戎、翟之马,皆能够驰驱,或近或远,唯造父能尽其力;三苗之民,皆可使忠信,或贤或不肖,唯唐、虞能齐其美。必有不传者。中行缪伯手搏虎,而不能生也,盖力优而克不能及也。用百人之所能,则得百人之力;举千人之所爱,则得千人之心。辟若伐树而引其本,千枝万叶则莫得弗从也。

君子见过忘罚,故能谏;见贤忘贱,故能让;见不敷忘贫。故能施。情系于中,行形于外。凡行戴情,虽过无怨;不戴其情,虽忠来恶。后稷广利天下。犹不自矜。禹无废功,无废财,自视犹觖如也。满如陷,实如虚,尽之者也。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己一定得贤,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贤,亦不几矣!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今谓狐狸。则必不知狐,又不知狸。非何尝见狐者,必何尝见狸也。狐、狸非异,同类也。而谓狐狸,则不知狐、狸。是故谓不肖者贤,则必不知贤;谓贤者不肖,则必不知不肖者矣。

怀情抱质。天弗能杀,地弗能霾也。声扬六合之间,配日月之光,甘乐之者也。 中国古籍全录

夫察所夜行,周公惭乎景,故君子慎其独也。释近斯远,塞矣。闻善易,以正身难。夫子见禾之三变也,滚滚然曰:“狐向丘而死,我其首禾乎!”故君子见善则痛其身焉。身苟正,怀远易矣。故《诗》曰:“弗躬弗亲,百姓弗信。”

明主之奖惩,非觉得己也,觉得国也。适于己而无功于国者,不施赏焉;逆于己便于国者,不加罚焉。故楚庄谓共雍曰:“有德者受吾爵禄,有功者受吾田宅。是二者,女无一焉,吾无以与女。”可谓不逾于理乎!其谢之也,犹未之莫与。周政至,殷政善,夏政行。行政善,善一定至也。至至之人,不慕乎行,不惭乎善。含德履道,而高低相乐也,不知其所由然。有国者多矣,而齐桓、晋文独名;泰山之上有七十坛焉,而三王独道。君不求诸臣。臣不假之君,修近弥远,而后代称其大。不越邻而成章,而莫能至焉。故孝己之礼可为也。而莫能夺之名也。必不得其所怀也。

天有四时,人有四用。何谓四用?视而形之,莫明于目;听而精之,莫聪于耳;重而闭之,莫固于口;含而藏之,莫深于心。目见其形,耳听其声,口言其诚,而心致之精,则万物之化咸有极矣。地以德广,君以德尊,上也;地以义广,君以义尊,次也;地以强广,君以强尊,下也。故粹者王,闭甙裕无一焉者亡。 中国古籍全录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