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依然女生呀呀嘿》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金光洞主谈旧变 玉虚尊者悟前身[第5页/共5页]

目光闪动,毛色斑搁。剪尾宕谷风生,移步郊园草偃。山前一吼,慑将百兽潜形;林下独行,威使群毛震惊。满口利牙排剑戟,四蹄钢爪利锋芒。

方欲参问心源,印证禅觉,回顾金光洞主,已失地点。遍视精舍迦蓝,但只见:

先人批评:“道是白公脱屣烟埃,投弃轩冕,一种不凡风景,岂不是个谪神仙?海上之说,未为无据。但此生更复勤修精进,直当超脱玄门,上证大觉。厥后果位,当胜宿世。这是正理。要知向来名流达士,巨卿伟公,再没一个不是有宿根再来的人。若非仙官谪降,便是古德转生。以是聪明朴重,活着间做很多功德。如东方朔是岁星,马周是华山素灵宫仙官,王方平是琅琊寺僧,真西山是草庵和尚,苏东坡是五戒禅师,就是身后或原归故处,或另补仙曹。如卜子夏为修文郎,郭璞为水仙伯,陶弘景为蓬莱都水监,李长吉召撰《白玉楼记》,皆历历可考,不能尽数。至如奸臣叛贼,必是药叉、罗刹、修罗、鬼王之类,决非善根。乃有小说中说:李林甫遇羽士,卢杞遇仙女,说他本是仙种,特来度他。他两个都不肯做神仙,愿做幸相,乃至出错。此多是其家弟子、故吏一党之人,撰造出来,以掩其平生过恶的。若依他说,不过迟做得神仙五六百年,为何阳间有‘李林甫十世为牛九世倡’之说?就是说道业报尽了,辽归本处,五六百年后,便不成知。为何我朝万积年间,河南某县,雷击死娼妇,背上另有‘唐朝李林甫’五字?此却六百年不止了。可见说恶人也是仙种,其说荒唐,不敷凭信。”

自此每与客对,常常自称老衲。后三十年,一日无疾而终。天然仍归玉虚洞中去矣。诗曰:

冯相惊奇不决,见一个胡僧自洞内走将出来。你道怎生模样?但见:

要识古今贤达者,阿谁不是再来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好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保举票、月票,您的支撑,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一时廊殿洞府溪山,捻指皆无踪迹,单单剩得一身,仿佛端坐后园容膝庵中禅床之上。觉茶味犹甘,松风在耳。鼎内卷烟尚袅,座前花影未移。入定一晌之间,身游万里以外。冯相想着境地了然,语话清楚,全然不象梦境。晓得是禅静当中,显见宿本。何况自算其寿,恰是五十六岁,合着行童说尊者游戏人间之年纪,清楚己身是金光洞主的道友玉虚尊者的转世。

冯相身处朝市,向为尘俗所役,乍见山光水色,洗涤气度。正如盛暑中行,遇着清泉百道,多时病滞,一旦消释。冯相心中喜乐,不觉拊腹而叹道:“使我得顶笠披蓑,携锄趁犊,躬耕数亩之田,归老于此地。每到秋苗熟后,稼穑退场,旋煮黄鸡,新酿白酒,与邻叟相邀。瓦盆磁瓯,量晴较雨。此乐虽微,据我所见,虽玉印如霜,金印如斗,不敷比之!所恨者君恩未报,不敢归田。他日必欲遂吾所志!”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