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解释3[第1页/共5页]
【经文】「须菩提!若三千大千天下中,统统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别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比方所不能及。」
【经文】「须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故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讲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觉得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讲即不凡夫,是名凡夫。」
【经文】「须菩提!若善男人、善女人,以三千大千天下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故故?如果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以是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天下,即非天下,是名天下。何故故?若天下实有者,便是一合相;如来讲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便是不成说,凡是夫之人,贪著其事。」
【解释】须菩提,你不要说如来有如许的动机:我当有所说法。不要如许想。为什麽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诽谤佛,不能体味我所说的义趣。须菩提,说佛法的没有佛法可说,比如在梦中说佛法,实际上没有,只是名叫做说佛法。这时,慧命须菩提对佛说:世尊,有很多众生,在未来世,传闻如许的佛法,而生起信心吗?佛说:须菩提,这类人不是众生,也非不是众生。为什麽呢?须菩提,众生就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意义,如来讲是虚幻的众生,只是名叫做众生。
【解释】须菩提,如果菩萨以充满恒河沙那样多的七宝天下用来布施。又如果有人,晓得统统法都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相的话,就得以安忍於无上正等正觉心,这位菩萨赛过前位菩萨所得的功德,须菩提,因为菩萨不受福德的原因。须菩提对佛说:世尊,菩萨不受福德。这话怎麽说?须菩提,菩萨所作的福德,不觉得实在有,不迷恋固执。以是说不受福德。
【经文】「须菩提!如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故故?如来者,无所向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解释】须菩提,如果三千大千天下中像统统的须弥山那样高广的七宝,有人用来布施。但如果另有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只用四句偈语来实际,为别人申明,前面所说的福德不及他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乃至用算数譬谕所不能及的几分之一。
【解释】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就是有来有去,有坐有卧。平常就是如来,如许的人是不体味我所说的义趣。为什麽呢?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虚幻相,如来实相如如不动,无所向来,也无所去,非平常非不平常,以是名叫做如来。
福智非常分第二十四
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经文】复次:「须菩提!是法划一,无有高低,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统统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讲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解释】须菩提,你的意义怎麽样?能够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而观见如来吗?须菩提说:能够,能够,能够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而观见如来。佛说:须菩提,如果能够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而观见如来,转轮圣王也具有三十二种好相,他也就是如来了。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就我体味佛所说的义趣,如果不见诸相非相,不该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而观见如来。这时,世尊就用偈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正道,不能见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