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朝朝暮暮[第3页/共14页]
范通被逗乐了,躬身道:“老奴没记岔的话,您一旬前才刚过三岁生辰。”
望着小皇子红扑扑汗漉漉的脸颊和一双天真却当真的标致眼眸,老寺人走下殿阶,蹲到小皇子面前,用力挤出这平生中最为慈爱的笑容,说道:“回殿下,百日啊……比拟人这平生而言如同白驹过隙,不过是转眼之间。殿下福多寿长,定能享千万个百日的。”
看出渡气调息无益,这天以后,步惜欢一日三餐都会回承乾殿陪暮青用膳,而后才去理政。被他这么陪护着,暮青的害喜之症略轻,日子一进四个月,她便感觉身子不乏了,胃口也日渐开了。
这胎的确是不如何折腾,暮青怀胎理政两不误,若非有胎动提示,她经常健忘肚子里另有个娃。
暮青也很谨慎,她命御膳房多备果蔬,少食多餐,少盐少油,炊事以多样平淡为好。
暮青望着步惜欢那深藏歉意的目光,笑道:“有那力量,我还不如攒着。”
怕暮青这会儿闻不得味儿,步惜欢避在帐外探听,未敢靠近榻前。
“你说……这孩子是儿是女?”她问。
“……天阙瑶台?”步惜欢实在愣了一愣,随即无法地笑道,“霞儿想摘云朵,可知天阙高远,远在九万里外?纵是搭座摘云台,怕也摘不到啊。”
这么忧思着,步惜欢谨慎翼翼地抚了抚暮青尚且平坦的小腹,殷殷叮嘱,“母恩重如六合,切莫折腾娘亲。”
“婆婆!”步朝霞欣喜地跑了过来。
分娩这天还是仲春,午后见红,傍晚策动,落霞时分,皇子出世,得名步朝暮。
“婆婆能够教阿弟一起习武吗?”步朝霞走过来牵住弟弟的手,把手里提着的荷包递给梅姑,“我和阿弟给婆婆带了好吃的。”
步惜欢看着暮青比量出来的那还不敷一寸的大小,眉宇间的惊奇之色替了忧色——如此小?孩儿的眼耳手脚不该是一坐胎就生着的吗?
他忙了一天政事,返来连衣袍都将来得及换,端着粥菜立在帐外哄人的模样实在叫民气暖。
步惜欢笑道:“随他去,有隐卫跟着,无需操心。”
望京地处大齐要地,各州的文书奏报都来得颇快,步惜欢还是是在太极殿理政,暮青则在立政殿提点刑部要案和措置鄂族政事,但望京宫里的日子还是跟在汴都宫中时不大一样,不但因为每月月朔来宫里存候外的王妃命妇多了起来,还因为宫里添了一名小公主。
“到了月份儿,我自会再画。”暮青卖着关子,离席往榻上去了。她不能在这儿久坐,免得反胃,扰了他的胃口。
两人已搬到了翠微宫居住,这天一大早就结伴跑来了承乾殿,爹娘可贵休沐,殿内摆好了丰厚的早膳,两人给爹娘请过安后就四周搜望。
“盼殿下安好,公主安好!”众将起家,一同道贺,就此道别。
话是这么说,可毕竟是皇后分娩,谁也不敢粗心不是?
步惜欢抱着女儿放到床上,担忧摔着,背面还给搁只靠垫,而后才谨慎翼翼地松开了手。
年关在望,暮青有喜八月不足,步惜欢本该欢乐,却被这个月的胎画给惊着了。画中胎儿已长成,母体的五脏被挤得移了位,实在令人触目惊心。他坐在烛台下看了好久,不知不觉想起儿时,而后再未提起那隔着肚皮跟孩儿说话的事儿,只是陪着暮青白日漫步,夜里捏腿,细心庇护,倍加谨慎。
“今后呢?”他问,像讨糖吃的孩子。
这番话不知两个小家伙听懂了几分,姐弟俩只是不再吵嘴了,也没再问个不断。过了半晌,步朝霞盘膝坐在了梅姑面前,步朝暮默不出声地把手里的荷包搁到了梅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