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一品仵作》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血浓于水[第2页/共13页]

步惜欢看向暮青,见她面色刚毅如铁。

只见恒王身穿僧袍从林中走来,晚风入林,直吹得那僧袖舒卷,白发飞扬,昔年醉生梦死之人,竟有几分疏狂气势。

嘉康六年十月初七,当世高僧空相大师坐化于知名岛,弟子了尘于石庙中鸣钟诵经,钟声响彻岛屿,经音三日不断。

步惜欢望着暮青繁忙的背影,转头望了眼海上,心有所感似的,莫名有些心慌。他来到暮青身边,牵住她的手,将她拥进了怀里,“青青,你没事瞒着我,是吗?”

步惜欢忌荤腥,侍卫们带了些青菜生果返来,暮青用大柴旺火将锅中的水煮开后便下了米,盯了一盏茶的工夫,下了勺冷水,水沸后熬煮一盏茶的工夫再下冷水,如此几次三回,锅里的米便软糯润亮,粥香四溢了。暮青这才抽去几根木料,下了青菜生果,小火熬煮了一会儿,而后下盐提味,点油增色,一锅素粥熬好,她昂首望向步惜欢,见他正出着神。

恒王咕哝着咳了几声,问道:“空相大师……可来了?”

晨辉洒落在门前雕栏上的一刻,海上传来一道佛偈声,空相大师再次乘舟而来。

“阿弥陀佛……”空相大师立在榻前,一声佛号格外悠长。

空相大师?!

“当年你人缘不成熟,不堪僧众清寂。”

说罢,他走出林子,走向海边,望着一线残霞,负动手喝问道:“鸟舟呢?再不来,等着发国丧呢!”

过了好久,见恒王闭着眼,气味渐短,步惜欢才唤了声,“父王?”

恒王哼笑了一声,轻嘲道:“本王总算晓得他一个帝尊,如何在婚事上如此率性,宁弃半壁祖宗江山,也非你不成。你们真是……一样的固执,坦途不走,方向波折,倒是……班配……”

空相大师说,半年前,他们的船触礁后便上了岛,渔民们对和尚甚是信敬,刚巧岛西南有座石庙,他们便借住在了庙内。往东去,应当碰不上恒王。

“那边仿佛有人家。”步惜欢指着山那边飘起的炊烟道。

“那岛形似卧佛,瞧着是处灵地,娘子可愿陪为夫上岛逛逛?”步惜欢笑问。

五年了,暮青从未想过与二人另有再见之期,更别提在这等存亡关头再见。

瞅着暮青放心了的神采,步惜欢暗自一笑,这才问道:“航路图可绘制妥了?魏卓之可有来报何时起航?”

回想方才,暮青原觉得空相大师要求躲避是担忧步惜欢禁止恒王剃度,现在看来,他是早有传功救徒之念。

魏卓之将空相大师请上了船,二人来到门口时,房门刚巧开了。

先帝已故多年,恒王也将西去,旧年之事早已埋入灰尘里,很难为人晓得了。

空相大师道:“老衲已向皇后殿下求得一艘护洋船。”

步惜欢涓滴不疑,他体内的邪热固然退了,但身子尚且衰弱,只醒了一会儿,连半碗粥水都未喝罢就又睡了。

法音绕梁,窗棂暗动,步惜欢竟被震得坐回榻上,尚未坐稳,便闻声嗖嗖数声!

“……没事。”暮青回过神来,回身便命侍卫们去村中借锅买米、拾柴搭灶去了。

吱呀——

暮青心头涌起一阵悲意,恩是恩,过是过,其间之恩虽非一个谢字说得,但当谢还是要谢。她看了步惜欢一眼,与他一同跪在了榻前,垂首见礼道:“媳妇见过父王。”

步惜欢晓得魏卓之如如有所摆设,不成能不禀奏暮青,却不知她存着远走的心机。怪不得她昨日那么游移,这一日的煎熬,她是如何扛下来的?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