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隋之重臣[第2页/共2页]
“上柱国杨素见过晋王殿下。”
殿内世人循声向殿口望去,只见杨坚在前,太子杨勇和禁军统领,杨坚的亲姐夫窦荣定一左一右跟从在后,走进殿来。
杨坚微微皱了皱眉,转向高颖问道:“独孤,你身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归你分掌,对于使令的选任之法,可有良策?”
杨坚径直走到杨广身前,一把拉住他的胳膊,用力晃了几晃,朗声说道:“阿纵,作得一手好诗,当然是好,但身为朕亲生之皇子,我大隋之藩王,还须能提刀执弓,却敌于阵前。朕遍览裴矩所呈你所作之诗,唯觉此句尽展吾儿胸中之雄图壮志,是以,本日单留你在此,且在旁听听朝务,以期将来果能替朕出镇边关,不教胡马度过阴山。”
杨广聆听着苏、李二人在他面前会文品诗,羞得脸上的红晕一层盖过一层,恨不得当场找个地洞钻出来。
李德林职不涉军务,也不推让,当即起家向杨坚见礼,奏道:“臣前奉旨,清查各郡、州、县使令及上佐所缺员额,现已查明,各郡、州尚缺刺使总计十三人,县令尚缺一百零六人,各郡州县上佐前朝时概由使令聘请,各地多寡不均,陛下前已有旨,自今而后,各处所上佐概由吏部委任,遴派,臣大略算来,尚需铨选三百六十八人赴各地担负上佐。臣议,凡王公、勋爵、五品文武职事者,皆可推举一人,由吏部考校后,论才分遣各方。至于使令之选任,臣等不敢擅专,唯赖陛下圣裁。”
高颖挺身而起,拱手答道:“关于各地使令的详细人选,臣无话可说,唯对选任之法,有一二浅薄之见,既承陛下问起,就抖胆说上两句。吏部查明所缺使牧之郡、州,除两郡三州外,别的四郡四州俱是边关重镇,当下南北东西,可说没有一方无有兵戈之忧,是以,臣建言,凡是当属边关的郡、州,朝廷不必另派使牧,但以各郡、州行军总管兼掌军政,以各郡、州长史、司马、参军等上佐分理碎务便可。至于不属边关之郡、州,陛下但选亲旧后辈暂领其政,待边患稍减以后,再论才选任便可。”
苏威因要向杨坚禀奏虞府失窃案的查案停顿,并不急于开口,只以目光表示劈面坐着的李德林先说。
杨广反应还算敏捷,由殿中其他三人的身份敏捷推断出,此人极有能够就是本身在太学时的授业徒弟、身兼五职的苏威了。因而,疾趋势前,走至苏威面前,执弟子礼躬身说道:“杨广见过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