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一剑平天》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章 全真分观 一马难求[第1页/共2页]

全真派在长安城中的这处罚道观,叫做京安观。这座京安观,是一座具有百年悠长汗青的老观,本来并非归于全真派下,观中自有其道法传承。但因厥后这座道观保持日艰,又恰逢全真派崛起强大,观主便带同观中弟子连同道观,都尽数转投全真派下,因而这京安观便成了全真派下辖的一座分观道院。

尹治平识恰当前那名年过半百的老羽士,恰是京安观的观主于道显。于道显当年率众举观而投,拜了马钰为师后,曾上终南山重阳宫学过五年的道法与武功,以是尹治平与他识得。五年以后,马钰又把他派出来,仍就执掌长安的京安观。不过观中的弟子,却已换了很多。

主持这座京安观的羽士名叫于道显,也算是全真派的三代弟子,是掌教真人马钰的门下。但于道显却并非“志”字辈的弟子,他乃是从别家道派转投而来,又是带艺投师,并未改名,以是非是全真教的正传弟子,算作是教外别传。

不过以他们的手腕,真要想弄匹马来,那也不是甚么难事。可在蒙前人的地盘,私藏骡马就是重罪,固然他们技艺高强,不怕平常蒙前人,可被蒙前人发明,也总归是件费事。并且,所谓是“双拳难敌四手”、“豪杰不仇敌多”,他们技艺再高,也难敌蒙古兵人多势众,一起围攻。到时来个万箭齐发,五绝也不敢说毫发无伤。在蒙前人的节制区内,为了不被蒙前人寻费事,那就只好委曲委曲骑头驴了。

尹治平终究明白,为甚么原书中,郭靖带杨过上终南山,在南宋境内时是骑马,到了蒙前人节制区后要换乘驴;为甚么李莫愁几番出场,坐骑都是匹花驴;为甚么小龙女追逐赵志敬与尹志尹,也是骑着头驴。不是他们买不起马,实是他们想买也没处可买。

尹治平听后,不由有些傻眼。他确切没推测这类状况,本来还想着纵马江湖,称心清闲呢,没想到现在连匹马都弄不来。蒙前人当真是该死啊,让他连纵马江湖都纵不成,骑头驴像甚么话。

又谈了几句话,不久有小羽士来通报说斋饭做好。于道显便请尹治平去用斋饭,饭罢,于道显亲身领尹治平到为其筹办好的斋房。

于道显听罢后,倒是脸露难堪之色隧道:“尹师弟,你要想购匹马代步,那恐怕是有些难办。长安现在在蒙古的治下,那蒙古军队尽是马队,固然蒙古乃是产马之地,可长途运来,老是多有不便。以是,现在蒙古治下之地,马匹都尽数征做军用。良马用于军士骑乘,补以战后的耗损,劣马则用来套辕拉车,运送辎重粮草。现在长安城中,别说是匹马,就是头骡那也是找不来。私藏骡马,被蒙前人发明,都是治以重罪。师弟,不是师兄危言耸听,现在蒙古治下,那当真是一马难求,万金亦难购得。为兄只能给师弟你找匹驴子来代步,师弟你便请姑息些罢。”说罢,长声一叹。

尹治平报上本身的名号,那羽士赶紧施礼,然后当即通传出来。不久,便见一名年过五十,须发半白的老羽士带领一众羽士迎了出来。

实在尹治平来长安,底子没想着要看望于道显,但这时劈面这么说来,天然是让于道显非常欢畅。

尹治平晓得于道显说的是实话,也不难为他,无法地叹了一声,苦笑道:“驴便驴罢,那就费事于师兄了。”

尹治平找到京安观的时候,已是将近傍晚时分。京安观的观门尚还开启,尹治平跨步出来,即有迎客的羽士当即迎出来。

是以,尹治平一时没记起这点,直到听了于道显开口,方才想起。他被封为首坐弟子,这等大事,全真教天然是要通报于各地的分道观中的。尹治平此次下山,丘处机厥后曾暗里提点,要他每到一地,如有全真教道场的,都要与本地分道观的观主处好友情,打好干系,以利于他今后接掌全真教掌教之位。尹治平天然也免得。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