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一剑平天》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章 端平入洛 相位之争[第1页/共3页]

不过这个时候吕文德大拍史嵩之的马屁,倒是有另投门路,转换门庭,要傍当朝宰相这棵大树的意义了。

而史嵩之想要入朝为相,就不能在襄阳这等军事重镇上具有太强的影响力,以免有拥兵自重之嫌。占有相位,再在处所上手握重兵,这天子哪还敢再放心去用。对于天子拆解打散他在襄阳的权势,史嵩之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需求的时候还得主动共同。入朝为相,就不能再拥兵自重,这本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吕文德这番话倒也不满是奉承让功,以媚谄史嵩之。究竟上史嵩之在任职处所时,确切曾耐久在襄阳一带为官,他前后出任过襄阳府通判与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其他升调,也多在湖北路。

关于端平入洛的委曲以及火线朝堂争斗的背景,尹治平也是从吕文德那边所体味到。实际上,吕文德最后便是被淮东制置使赵葵所发倔出的将才,赵葵实于他有知遇之恩。端平入洛之战,吕文德也曾有跟从赵葵插手,自是对此中细节体味清楚。

在谋相位之路上,谁是他的敌手,史嵩之看得很明白。究竟上,他看得也很准。嘉熙二年,他拜插手政事,这已是实际上的副相。而这时候,乔行简已是八十余岁的高龄。三年,乔行简因病辞相,他便拜为了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得相位。

端平入洛的打算失利,实在非常可惜。当时的宋军前锋全子才一度已光复洛阳,并进军到汴梁。只因粮草不济,才最后惨遭失利,使得宋朝落空了光复河南的良机。

端平入洛打算的失利,一是朝中以副相乔行简为首的官员对丞相郑清之多加掣肘,在政令下达上不予合作,多加刁难;二则也是最首要的,便是史嵩之这火线督粮官运粮不力,用心形成了火线缺粮的环境,使得火线兵马因缺粮而大败。

若让端平入洛的打算胜利,不但赵葵会因功位居其上,支撑并主持这一打算的郑清之也会因功而相位更加安定,他便没有了入朝争相的能够。以是,他也死力反对。

史嵩之也是当时上表持反对定见的人之一,不过他的反对却不是为了给乔行简打动手,而是为了他本身。

席上先上了茶水、点心、时令生果等,劝过了一回茶,史嵩之方开口议论闲事。先是对吕文德与尹治平二人此次培养的襄阳大捷表达了高度赞美,又说此次襄阳大捷意义严峻,功在社稷。

绍定元年,史嵩之在襄阳屯田,积谷达六十八万石,效果的确不小。绍定三年,他又在襄阳部属县的枣阳屯田,也再次获得了胜利。也是因襄阳屯田之功,史嵩之被连升两级。

现在是嘉熙四年,这也就是客岁的事,史嵩之也才上位一年。而他刚上位不久,就得襄阳大捷,不得不说,实在是让他大为增光,特别这大捷还是产生在他运营了十余年的襄阳,更是给他长脸,也使得他在朝堂的相位更加安定。以是他这时看着给他培养了襄阳大捷的尹治平与吕文德,心中也非常欢乐,对他们二人更是不吝赞言。

一来是他与淮东制置使赵葵反面,如果打算胜利,提出这一打算的赵葵定然是首功,必定要因功而位居其上;二来他时任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已运营襄阳十余年,在襄阳屯田大得胜利,而他又一力促进告终合蒙古攻灭金国之事,也是大功一件,已有了入朝谋取相位的名誉、政绩与资格。

史嵩之领着尹治平与吕文德直向后园而去,今曰的午宴,设在后园的一座轩阁当中。到得轩中,三人分宾主坐定,史嵩之即命开宴。今曰午宴,他便只宴请了尹治平与吕文德二人,并未邀旁人作陪。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