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在老年大学教书[第1页/共2页]
除了在老迈上课以外,林还兼任各级旅游部分到浙江大学培训班的课程,诸如,四川旅游营销骨干培训班、山东济南城乡办理打算办理培训班、江苏泰州旅游财产生长研讨班、云南旅游文明培训班,不一列举。
一九八六年,老迈刚建立,办了一个汗青班,贫乏西席。
退休了,重圆旧梦,一个可贵的机遇。
他前后承担了老迈“中国汗青、浙江汗青、杭州旅游文明”几门课的讲授。
他们找到了杭大汗青系,想找一名教员去兼职。老迈学员大多是省级构造的离退休干部,具有丰富的经历与实际知识。普通来讲,资格浅一点的西席不太轻易对于。
老迈学员大多传闻过林的大名,或者,读过他写的书,能聆听名师讲课,非常镇静。学员对汗青文明怀有稠密兴趣,只是因为各种启事,年青时错失了机遇。
老迈的多年讲课,使林堆集了大量汗青文明质料,堆积成一本书,叫做《杭州汗青文明研讨》。毛昭晰在序言中写道:“深切浅出的阐述,必定会获得泛博读者的欢迎。”
老迈教书,课酬不高,每次半天(三节课)合计一百五十元,有人不太请得动,因为如许的报酬与中、小学西席的课外教诲所得支出落差太大,几近不成比例。
开端时,上课只要林本身编写的讲义,没有正式讲义。
林说,对于学员来讲,平时司空见惯的山川,只要注入文明内涵才气蓬荜生辉,流芳千古。课后,再带着学员实地观光,既有实际,又有实际,林身兼二职,一是导师,二是导游,边走边讲,报告如何赏识文明景观,兴趣盎然,也晋升学员的审美妙。
讲堂上,古今连络,景观、文明相辅,岳飞委曲、皇城与掌故、坊间民风,宋人的饮食风俗、康熙、乾隆“下江南”的记录与传说典故。
在老年大学教书
林备课当真,内容充分,谈天说地,古为今用,活泼活泼,他老是遴选最合适老年朋友爱好的内容,遭到大师好评。有个学员深有感受,在《浙江老年报》撰文赞美林教员讲课体例,题目就叫《一堂活泼的旅游文明课》。
有个学员说,我在杭州已经事情了数十年,在后辈眼中,可说是个“老杭州”了。但是听林传授一番话,才感觉作为一个杭州人,故乡文明知识太陋劣了。
不久,老迈又创办了一个旅游班,林同时在旅游班上课,主讲《杭州汗青与旅游景点》,一次课程分二个部分。每次讲课均有一个主题,前次在课堂里讲书籍,就是下一次实地考查内容。按照讲义需求,也有二次讲堂上课,一次外出参访考查。
老迈上课,每周一次,每次三个节课。
二十世纪8、九十年代,林尚年青,在杭师院上完课,仓促赶往老迈,时候安排得松散。十六年来从未间断,老迈建立十周年庆典时(1996)被评为“老迈先进西席”。
一九九九年,林正秋参与编写《中国老年百科全书》,此书分为老年糊口、老年摄生、老年文娱、老年保健四大部分。此中“老年旅游”一章,共三万余字,由林本人编撰。他按照本身在老迈教书心得感受,有实际、有实际,也有现身说法,一本不成多得的老年读本。
一九八九年,他以本身三年上课的讲义为根本,与老迈汗青组其他西席共同编撰了一本合适老年人的课本《中国当代简史》。此书分歧于正规大学汗青讲义,力求凸起史册上的重点事件、人物。全书融知识、思惟、处所、故事、兴趣与可读性为一体,合适白叟学习,厥后被全省老年大学采取作为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