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一代文豪林黛玉》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95.春寒(六)[第1页/共2页]

自从联军改名做“自在军”,潇湘君子的名声更是水涨船高。

但叔叔他,现在是林副会长了,又因他和各方商会都交好,为了均衡这庞大庞杂的干系,现在叔叔又领了个大统领的职务,掌管留守广州府的大部分自在军。现在广州里,威名赫赫。

便应道:“是。”

墨水粘在她的裙子上。

秀英应了,退出去追阿谁书商去了。

秀英踩着那双半大脚,竟也提着裙子跑得缓慢:“蜜斯,蜜斯,围困圣京的朝廷雄师被打退了!缩回长江以北去了!传信的人返来了,街上都欢畅疯了!”

写到这里,就想,两个月前,各路商会云集广州,招兵买马,带着各地商会的本土权势并广州一带招来的兵马,一起往金陵去援助圣京与义兵了。

她毫无淑女仪态地,跟着秀英跑了出去。

暖融融的蒲月风, 吹得咳嗽声弱下去了。

“芙蓉妃子?”林黛玉懒怠与那一心钻到钱眼里去的书商打交道,只倚在榻前,捻着册页,“新近力捧的名家?才女?”

门帘里除了之前的那几声咳嗽,却没有声响。半晌, 才一个女仆出来:“先生说, 新书还在撰写当中, 不必再催。作文不是便宜事,总得各式思虑细考虑,你说的甚么写一章, 就登载一章登载在一期小报上的新体例, 实在是有辱斯文、侵害创作。”

商会,此中以叔叔和黎叔叔为主的,便干脆密码标价地言利,定了文稿一字几钱的润笔费标准,以安抚文人。

秀英笑道:“蜜斯,这里另有润笔费呢。”

又见这是文坛新人,便叹了一回现在书商为博取世人购书,便甚么书也敢那将来刻印。也不做理睬,尽管丢到火堆里去,摆开纸笔,持续写本身的新作——《南洋女》。以期早日付梓。

书商脸一僵, 又忙恭恭敬敬地赔笑:“那是。那是。我们把这期的新刻的小说并润笔费留下了, 小谨慎意,不成敬意,还望天赋生稿之日,先考虑我们广州书局。”

“南洋民风,一贯是男人跟着女子居住,女子筹划家务农耕,养家糊口。这小女,名唤青一字,自幼长在南洋,随母居住,几岁上,才从父远游,却也不读中原之书,只以西欧新文作为教养。待回返故国,却已养成刚烈之性,烈火脾气……”

名誉一大,无益也有弊。利者,南边,再没有谁敢对她的出身、性别,多嘴多舌半句。哪怕不借叔叔的势,她不管走到那里,普通都被奉为上宾。

雇佣来的女仆秀英是识字的,她也是潇湘先生的崇拜者,深知蜜斯读书之癖颇深, 等书商走了,便当即翻开帘子送了书出来:“蜜斯, 你看, 新书来了。这纸是比来新引进的西洋造纸机造的, 这刻本, 字是用西洋的铅印的。本钱便宜, 本子却大,字又划一。怪不得老爷力排众议,非要引进西洋的印字机,还要工匠吃力量造铅活字呢。”

秀英也是读书人家出身,父亲曾考中童生。只因家道败落,父亲生了痨病死了,才不得已出来找个活计待嫁,天然晓得读书人很有些狷介,大多耻言利一字。而她现在服侍的这位蜜斯,虽是女儿身,却也是名震长江以南的文豪潇湘君子。更是非常有些文人风俗。

内里,人群正高呼着“自在万岁”,光荣广州不会晤临朝廷南下之险,涌向市政厅的方向要庆贺。

广州书局按期送来了不菲的润笔费。

我那点微博的润笔费寄给联军——现在叫做自在军,虽则杯水车薪,不晓得有没有些微帮忙?

很多靠收地租为生的旧文人,生存无着,又羞于言利,一时宽裕,不免腹诽。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