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太阳旗落下[第2页/共2页]

有压迫的处所就会有抵挡,反对日本侵犯的战役,从一开端的星星之火到厥后生长成了燎原之势,至此,曾经不成一世的“大日本帝国”再也没有当初的张狂,剩下的唯有困兽之斗。如此一来,在东南亚地区临时升起的太阳旗,也像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一样,必定会有落下的一天。

原定于8月尾停止的日本代表签订投降书的典礼,因台风的影响,改到9月2日停止。当天,日本的东京湾,晴空万里,停靠于此处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停止了昌大的受降典礼。

但他们的快意算盘落空了,因为此时美国的原枪弹已经实验胜利,并且正在会商将其用于对于日本的题目。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说:“目前,面对的最大的任务,就是尽快让日本投降,结束战役。既然我们已经具有了一种新式的兵器(原枪弹),且其能力无穷,为甚么不利用它呢?”史汀生的这一主张不但获得了马歇尔将军的支撑,最后还获得了总统杜鲁门的答应。

阿谁自称“朕”的人,便是日本的裕仁天皇,他不肯承认却不得不面对已经走投无路的日本战局,这对崇尚军人道精力的日本甲士而言,无疑是莫大的打击。但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媾和”是最明智、也是独一的挑选。

为了此次行动,日本军部集合了1万多架仓猝改装的飞机,并强迫通过百姓总动员法,规定15至60岁的男人和17至45岁的女人,都得插手义勇兵。明显,日本军部已经到了“荒不择路”的境地,不吝与盟军来个鱼死网破。

1945年8月14日,气候又闷又热,减轻了人们的焦灼与不安,举棋不定的世人将目光齐齐地会聚到阿谁身着戎装的人身上,等候他作出最后的决定。终究,那人开口了,声音里尽是怠倦与无法:“充满自傲的得胜之言听了很多,但实际却和打算相去甚远。就目前国表里的情势来看,胜利已然有望,朕不忍目睹无辜的百姓深陷于磨难当中,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民族毁灭,是以,目前独一可行之法唯有媾和。”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