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14[第2页/共5页]
【译文】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是杻阳山。山南面盛产黄金,山北面盛产白银。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马却长着红色的头,身上的斑纹像老虎而尾巴倒是红色的,呼啸的声音像人唱歌,称呼是鹿蜀,人穿戴上它的毛皮便能够多子多孙。怪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宪翼水。水中有浩繁暗红色的龟,形状像浅显乌龟却长着鸟一样的头和蛇一样的尾巴,称呼是旋龟,叫声像劈开木头时收回的响声,佩带上它就能令人的耳朵不聋,还能够治愈脚底老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丹雘](hu^)1。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g()。有鸟焉,其状如鸠2,其音若呵(h5)3,名曰灌灌4,佩之不惑5。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此中多赤鱬(r*)6,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7食之不疥。
【译文】再往东三百里,是座柢山,山间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有一种鱼,形状像牛,栖息在山坡上,长着蛇一样的尾巴并且有翅膀,而翅膀长在胁骨上,鸣叫的声音像犁牛,称呼是鯥,夏季冬眠而夏天复苏,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患痈肿疾病。
精,即现在所说的水晶石。因它莹亮如水,坚固如玉,以是如许叫。3黄金:这里指黄色的沙金,不是颠末提炼了的纯金。
又东四百里,曰亶(d3n)爰(yu2n)之山,多水,无草木,不成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1,其名曰类,自为牝()牡(m()2,食者不妒。
【译文】再往东三百里,是座堂庭山,山上发展着富强的棪木,又有很多红色猿猴,还盛产水晶石,并储藏着丰富的黄金。
古时学者多数以为《山海经》是夏禹、伯益所作,明天看来此说纯属无稽之谈。不管是从其包含万象的内容上看,还是从各篇成书时候迟早不一上看,《山海经》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是个人编述而成。因为《山海经》的内容非常遍及,是官方小我有力完成的,即便一个氏族部落的带领个人也只能编成此中的一部分。因为受古时地区、交通前提的限定,一个部落不成能体味到各地的环境。以是,只能通过巫师口耳相传积累,在大一统的后代将其加以清算成书。而初期巫师的职责,决定了他们文明知识的布局,大凡天文、地理、汗青、宗教、生物、医药、帝王世系及严峻技术发明等等,无不晓得,故《山海经》的内容非常驳杂。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b$)訑(),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ch3ng)■(f*),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y2n)木1,多白猿,多水玉2,多黄金3。
到了汉宣帝时,上郡某地的一个石室陷落,有人发明内里的石壁上描画着“反缚盗械人”的图象,传说开来,但无人晓得何意。大学者刘向却指出这是“贰负之臣”。天子问他如何晓得的,刘向也答复是从《山海经》上看到的。天子大惊,朝臣轰动,因而呈现了一股浏览《山海经》的小高潮。
【注释】1金玉:这里指未颠末提炼和磨制的天然金属矿物和玉石。以下同此。2穀:即构树,落叶乔木,长得很高大,适应性强。木料可做器具等用,而树皮可作为桑皮纸的质料。3禺: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像猕猴而大一些,红眼睛,长尾巴。4狌狌:传说是一种长着人脸的野兽,也有说它就是猩猩的,并且它能晓得旧事,却不能晓得将来。5育沛:不详何物6瘕:中医学指腹内结块,即现在人所谓的蛊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