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郎婚事[第2页/共3页]
要娶个甚么样的女子?这事在之前,桓歆还真没甚么观点,大业未成,他是没有娶妻的筹算的。也是比来父母老是提及他的婚事,也才略微想了想。
他自小不管是天赋还是境遇,都非常人可比,心下实在是隐有些自大的。大丈夫活着的最高境地,不过就是前人说的“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他一向以为过于沉湎女色会浪费身材,以是,美人无需太多,人间第一等的那一个便充足了。
可惜是他亲妹子。
习氏心下甚为惊奇,她这儿子从小混迹虎帐疆场,性子里最是铁血无情,何曾见有如许的慈悲心肠?
他对此完整持旁观态度,是以想得比习氏全面,也看得更清楚。
不过,她这个儿子夙来是个有主意的。这婚事,不但是她不能私行做主,就连桓温,也要问过他的定见才气做决定。
“阿母。”桓歆礼数全面地给习氏请了安。
她身边一共四个大丫头,别离是巧琴,巧棋,巧书,巧画,四个丫头端庄,甜美,清雅,鲜艳各有特性,长相都是一等一的,满是她前几年为桓歆筹办的通房。可惜,她这儿子甚么都好,就是这事不开窍。之前送的丫头都退返来不说,对这几个姿色出众的,也从不侧目。
若说从小到大,见过那么多女子,有谁入了他的眼,那便只得一个桓姚。即便年纪尚小,定劣等几年也何尝不成。
“你七妹?李氏之女?”习氏岂是那么轻易断念的,暗自将这话记在了内心。想起之前管事说桓歆拿了江州的棉布送去芜湖院,又问起,“你与她们何时有了友情?”
“阿母说对了,能叫儿子中意的,就是天神仙物。是以那等尘寰俗女,您和父亲还是无需再白搭心机了。”桓歆傲然道。
闻言,习氏反应很激烈,拍着面前的案桌斥道:“如许好的女郎你都看不上,还想有如何的!这般迟延下去,将来还要娶个天仙不成!”
桓歆见母亲这般,只得劝道:“阿母不必为此伤怀,此事本就是我的主张,和阿母并不相干。”
习氏心中暗自迷惑,自家儿子何时与芜湖院有了友情?送别的甚么不好,偏要送她喜好的棉布。
来了建康,景象却又不一样。上头有南康公主压着,她便是实打实的妾室。那些贵妇们大多是和南康公主交游甚好的,南康公主是皇室,又是如日中天的大权臣之妻,这些人常日里多数巴着南康公主,也都很明白她的存在对南康公主而言如骨鲠在喉,是以,在这些人中间,她少不得要受些架空热诚。
“她们岂能不中意?我儿如许超卓,满京的男儿,谁能比得上你?”习氏对他这话大为不平。
此来建康,除了给本身儿子入宗族以外,最要紧的是,便是给他选门妻室。比及二郎君的婚事办了,他这边定下婚事,一应流程下来,也就恰好能够迎亲了。她就这么一个儿子,将来这儿媳妇也是要与她朝夕相处几十年的人,天然想选个方方面面能入得本身眼的。
“阿母不必再费心了,您说的那些人我都见过,并无可心的。建康事毕,也早些返荆州去。”
来到建康这么多日,她倒是跟着南康公主插手了好几场世家贵妇之间的集会了。
这话是说到了习氏的把柄,她沉默了半晌,下定决计般隧道:“只要我儿中意了,管他家世有多高,阿母和你父亲,都会为你求来。”
现下看着,这王家的女郎身份高,顾家的女郎气质好,谢家的女郎有才华,都堪配得上本身的儿子,人一多,倒叫她挑花了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