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郎婚事[第1页/共3页]
习氏坐在胡床上,翻来覆去看动手中的小册子,心中考虑不竭。
来到建康这么多日,她倒是跟着南康公主插手了好几场世家贵妇之间的集会了。
是以次算着时候已经到了建康,便让江州那边送了一部分土产到这边来。儿子在江州弄出了些新东西,现在在建康还是奇怪少有的,拿来做情面来往是再好不过的。
要娶个甚么样的女子?这事在之前,桓歆还真没甚么观点,大业未成,他是没有娶妻的筹算的。也是比来父母老是提及他的婚事,也才略微想了想。
桓歆道:“友情尚说不上。只是感觉七妹小小年纪极其不易,便送些东西与她。”又叮嘱,“阿母今后,也关照她们些。”
她的身份,现在说来实在甚为难堪,说是世家贵女,却偏做了个兵家子的侧室。在荆州尚好,习家是本地豪族,加上桓温权益日重,她又堪掌着荆州桓府和正室没甚么辨别,那些端庄的大妇们都得给她几分颜面。
比如,那种被儿子定名为棉布的布料,光芒比丝绸更加清雅,质地却比葛麻柔嫩恼人,身为士族崇尚古风的习氏,对此就甚为喜好。
可惜是他亲妹子。
来了建康,景象却又不一样。上头有南康公主压着,她便是实打实的妾室。那些贵妇们大多是和南康公主交游甚好的,南康公主是皇室,又是如日中天的大权臣之妻,这些人常日里多数巴着南康公主,也都很明白她的存在对南康公主而言如骨鲠在喉,是以,在这些人中间,她少不得要受些架空热诚。
“阿母。”桓歆礼数全面地给习氏请了安。
正想着甚么时候将儿子叫过来通个气,却听身边的大丫环巧棋来报,“夫人,江州那边送了土产过来。”
听母亲如许说法,桓歆不得不开口打断她,“阿母中意了别人,可想过别人中意我否?”
“你七妹?李氏之女?”习氏岂是那么轻易断念的,暗自将这话记在了内心。想起之前管事说桓歆拿了江州的棉布送去芜湖院,又问起,“你与她们何时有了友情?”
“阿式坐下说话。”此时,巧棋给桓歆搬了个胡床来。见娇媚饱满的丫头打儿子面前过,儿子全然目不斜视的模样,习氏忍不住暗自感喟。
半晌,巧棋出去回话:“夫人,周管事说,东西才送出去时,郎君派人来取了些,送到芜湖院去了。”
桓歆见母亲这般,只得劝道:“阿母不必为此伤怀,此事本就是我的主张,和阿母并不相干。”
“怎地不对数?”习氏微皱着眉道,那甚得她情意的棉布竟然少了五六匹。遂叫人出去问送东西来的管事。
让人点完数量,与票据上一比,却有些差池。
习氏一一为桓歆描述着几个她中意的女郎,桓歆皱眉听着,倒也没打断。待本身生母说完,方才开口:“阿母,我早就说过,这婚姻之事不必操之过急。”
他对此完整持旁观态度,是以想得比习氏全面,也看得更清楚。
若说从小到大,见过那么多女子,有谁入了他的眼,那便只得一个桓姚。即便年纪尚小,定劣等几年也何尝不成。
不过,这些她虽是活力,却也都忍了。毕竟来建康之前,对此就早有预感了。
“阿母不必再费心了,您说的那些人我都见过,并无可心的。建康事毕,也早些返荆州去。”
他自小不管是天赋还是境遇,都非常人可比,心下实在是隐有些自大的。大丈夫活着的最高境地,不过就是前人说的“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他一向以为过于沉湎女色会浪费身材,以是,美人无需太多,人间第一等的那一个便充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