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杨家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回 宋太祖遗嘱后事 潘仁美计逐英雄[第1页/共3页]

次日与呼延附和马氏,部众二千人,辞建忠,离太行山,不日来到汴京。高琼引赞朝见太宗毕。高琼复以建忠留寨之故,一一奏闻。太宗宣赞上殿,见其身躯魁伟,凛冽英风,称羡不已。赞既退,琼又奏曰:“新将初到,陛下当以府第处之,庶慰来归之望。”太宗问群臣曰:“近城有何绚丽地点?整饰与赞安止。”潘仁美出奏曰:“臣访得汴城东郭门有所皇府,原是龙猛寨,唯有此处宏敞,现有壮兵一千看管,此实可居。”帝允奏,即下旨,着呼延赞皇府安止。赞得旨。

忽中间转过一者军曰:“夫人不要哭泣,小军还能救之。”马氏泣曰:“汝若救得醒,胜如重生父母。”老军曰:“此是将军被杖之时,必杖上先淬毒药,浸入肌肉,遇爇酒即发,故闷绝去矣。待将灵药解之,登时可醒。”

兵戈指处烽火灭,士马驱来宇宙清。

朕初嗣位,重视将帅。乃者河东未下,烽火有警。今特招募雄勇,再议征举。近有太行山李建忠、呼延赞,弓马纯熟,技艺超群;部士津健,不下数千。朕以先帝之遗命,曾有授封,未颁诰命。今特遣亲臣高琼,赍诏来宣。卿闻命之日,宜即赴阙,勿负朕望。建忠等得诏,拜受命讫,请高琼入帐中相见毕。琼曰:“主上以二将军之名,遣下官即催赴阙,二公当随诏而行。”建忠曰:“既闻君命,岂敢违诏!奈此处与河东隔一带之地,若将军马一同赴阙,彼得乘虚以夺吾寨。今令呼延赞随诏面君,吾暂留于此,专待圣驾下河东,则效命从征,何如?”琼然其言。

第四日,人报呼延赞入府参谒。仁美令召入。呼延赞径趋阶前拜曰:“小将蒙枢使提携,得入于朝,诚愿尽忠于阙下,以报先帝知遇之大恩也。”仁美半晌不答,已而乃曰:“汝晓得先王留下法规么?”赞曰:“小将初到,不省其由。”仁美曰:“先皇誓书:但遇招伏能人下山,皆要决一百杀威棒,以禁厥后。汝今亦当如是。”赞听罢,惊然莫应。仁美喝令部下,依法实施。摆布得令,将呼延赞推倒于阶下,重责一百。不幸他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帐下见者,莫不酸鼻。仁美令府门外从人,急策之去。

呼延赞回至府中,马氏接着,见其容颜改色,行动差池,惊问何故?赞将被打杀威棒之事,说了一遍。马氏曰:“既先帝有此法规,亦当顺受,将军只得忍耐。”言罢,暖过醇酒,递与赞饮。赞在饥渴之际,接来便饮。酒杯未放,俄然大呼一声,仆地闷绝。马氏大惊,仓促失措,百计扶摩,扶救不醒,遂放声号哭曰:“吾佳耦本欲尽忠于朝廷,谁想自送其命?”

光义拜而受命。太祖又唤其子德昭曰:“为君不易,今传位与叔王,以代汝之劳也。今赐汝金简一把,在朝如有不正之臣,得专诛戮。”德昭曰:“君父之命,安敢忘记?”太祖嘱罢,大声谓晋王曰:“汝好为之。”俄而帝崩,在位十七年,寿五十。先人咏史诗曰:

却说宋太祖回至京师,因途中冒冲暑气,养疾宫中,累日不朝。延至冬十月,转加沉重。因遵母后临终遗命,其弟晋王光义入侍,嘱今后事曰:“朕观汝龙行虎步,他日必为承平天子。但侄德昭,当善遇之。再有三事,朕未能全得,汝宜承之:第一件,河东近边之地,不成不取。第二件,太行山呼延赞,当召而用之。第三件,杨业父子,朕爱之,欲召为将。吾观彼国有赵遂,与此人通好,必诱他来降;且杨家父子,只图中原之繁华,可于金水河边,造无佞宅以待之,令人通动静于山后,其家必无疑矣。再者,朕中年在五台山,曾许醮愿,盖因国度多事,未曾还得。汝若值朝廷无事之时,可代朕还。数事服膺勿忘。”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