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杨家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五回 曹彬部兵征大辽 怀德战死歧沟关[第1页/共3页]

高氏兄弟阵亡以后,耶律休哥等合兵一处,乘势追逐。又值暑雨暴下,宋师无复行伍。呼延赞保着曹彬、潘仁美等,走到马河,闻后军报导:“高怀德兄弟二人,俱战死阵中。”彬等不堪哀感。忽听战炮连天,耶律休哥追兵杀来。曹彬不敢逗留,连夜渡河而走。辽兵已追及,杀死及溺河中者,不计其数。休哥等以宋师已渡河去,乃收军还营。次日,河中浮尸蔽满,水亦为之不流。岐沟关下,委弃盔甲辎重,积如丘山。曹彬等退保新城。计点将士,折去六万余人,遣人入汴上表请罪。

却说耶律休哥大胜宋师,遣人奏捷于萧后,且请欲举兵南下。萧后得报大悦,因遣使诣啄州止之曰:“须候秋高马肥,然掉队兵。”休哥等得旨,乃按兵不可,边报传入京师,已知辽兵留镇云州,将为再寇之计,太宗得报,与群臣商讨拒御之策。八王进曰:“辽兵势颇猖獗。陛下只须敕边将补缀战具,随机剿捕,使仇敌疲于奔命,边患自息矣。”太宗然之,即下诏传谕近边帅臣。不题。

太宗惊曰:“彼安得进兵如是之速那?”乃遣使诣灵邱,令彬待仁美之众,一同进兵,庶能克敌。曹彬得旨,正在沉吟之间,忽报:“潘招讨雄师已出雄州,特来与元帅相会。”彬大喜,即遣骑军迎候。翌日,仁美来到灵邱,人见曹彬,道知已克寰、朔等州,降其刺史赵彦章、节度副使赵希贤等十数人。彬曰:“此皆出于招讨致胜之功。今主上有旨,候在齐发,我等当整兵进步。”仁美然其言,本日领军,望啄州而行。

是时,曹彬督诸将于城下溺战。辽兵按营不出。宋师瞥见辽师津锐,不敢轻进。夜间不堪其扰。连续驻了十数日,军中粮饷不继。遣人刺探,回报曰:“克日粮草屡被辽兵所掠,不能进步。”曹彬大惊,与仁美等议曰:“吾众深切敌境,粮饷不继,倘被辽帅得知,出兵来袭,是自取其败也。不如撤围退雄州,以待运饷充沛,再议进取。”仁美然其言,即命令将军马退入雄州,遣大家汴京奏知,以援馈饷。

次日,兵进飞狐岭。守将昌行德,知宋兵已到,与招安使大鹏翼等计议曰:“宋军势大,难以迎敌,不如解甲投降,庶免军士之苦。”鹏翼等曰:“宋兵远来,必定疲惫,恰好破之,如何便思屈膝?”遂帅所部军马迎敌。远见宋兵漫川塞野而进。鹏翼令军士团住阵脚,抢先出马,痛骂宋军:“贪婪无厌,深切吾境,杀得汝片甲不回。”宋阵中呼延赞挺枪出战。大鹏翼抡斧来迎。两马订交,战上五十余合,赞乃佯输,走入阵中。鹏翼骤马赶来。赞冷眼窥其渐近,大喝一声,鹏翼措手不及,被赞捉于顿时。宋师涌进,贼兵降者无数。曹彬将鹏翼斩于城下号令。

且说曹彬部大众,来到新城五十里下寨。守新城辽将贺斯,听得未兵来到,即引骑出城迎敌,两阵对圆,曹彬盔甲整齐,津神抖擞,立于门旗之下,谓辽将曰:“吾主仁明威武,同一天下,为何不速降,以图繁华?”贺斯怒曰:“汝无端兵入吾境,赢到手中刀,即便投降?”彬顾谓诸将曰:“谁去擒此贼?”一将回声而出,乃呼延赞,挺枪跃马,直取贺斯。贺斯纵骑舞刀来迎。两下号令,二将战上三十余合,贺斯力怯,拨回马便走。呼延赞奋勇追上前去,兜背一枪,刺落马下。

豪杰功劳今安在?回顾沉吟夕照中。

太宗闻奏,大惊曰:“此是寡人虑事不周之过矣!”即下诏遣使,召曹彬班师。使臣领旨,到新城宣知。曹彬等得旨,以副将米信守新城,自与大队回沛京,朝见太宗,伏于阶下。太宗慰之曰:“不知阵势,遭贼兵所算。卿等此后当所觉得戒。”彬谢恩而退。帝下诏,令呼延赞屯定州,田重进屯灵邱,以防辽兵再入。赞等领命而去。不在话下。曹彬自以出师无功,闷闷不悦,因上表力辞兵柄。太宗允奏,乃下诏降为房州刺史,又回想高怀德之功,官其二子高磷、高风为代州团练使之职。曹彬既受命,本日赴房州而去。自是闭门读书,不与人事相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