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杨家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六回 太宗驾幸五台山 渊平战死幽州城[第1页/共3页]

次日,杨业率众子登敌楼张望,见番兵八面分屯齐备,军马宏伟。令公叹曰:“若此坚兵,吾父子虽能杀得出去,如何能保众文臣无伤,纵使诸葛复活,不能施其计矣。”渊平曰:“终不然束手于此而待毙那?”令公曰:“战略虽有,只是可贵尽忠之人耳。”渊平笑曰:“大人往平常言,要以死报宋君。今吾父子自到宋朝以后,主上设极繁华之第宅相待,思无以报德;今遇息难,如有计可施,不肖甘心舍死向前。”令公喜曰:“汝若肯成吾计,可保君臣无虞。我明日奏知主上,即便主行。”渊平全无难色,凛冽然下了敌楼。

耶律奇收残甲士优州,奏知萧后:“今有宋帝车驾,驻在邠阳,臣被杀败而回。”萧后太惊,因问帝驾何故来此?近臣奏道:“前日在五台山还愿,便来玩耍。”后曰:“往者众臣尚要发兵去伐宋地,今有此机遇,何不出去擒之?”言未毕,天庆王耶律尚奏曰:“臣愿部兵前去,擒取宋帝以献。”后曰:“更得一人助卿为上。”马鞑令公韩延寿进曰:“臣愿同往。”后大悦,即与骑军一万前去。耶律尚本日部军出优州,前抵邠阳城下,围城四匝,水泄不通。太宗车驾困在邠阳,深自懊悔,因令杨渊平出兵退之。渊平奏曰:“辽众初至,其势甚锐,若即与比武,必不能胜,须停数日,一战可退。”太宗允奏。

次日,众臣奏曰:“陛下香愿既酬,车驾当即还京,恐有细作不便。”太宗曰:“朕深居九重,可贵来此,与卿等暂留一日而行。”众臣再不敢奏。太宗遂令寺僧带路,邀侍臣步出寺外,张望景色。果见一座好山:前控优州,后接太原,端然限界;中耸出一奇峰,层峦叠翠,万峰在目。有诗为证:

次日,宋军于城西插起降旗。番众遂阔别一望之地,等候宋君出城。太宗急同文武,率轻骑出东门,望汴京而走。因而渊平端坐车上,黄旗数面,前遮后拥,模糊而出。番将天庆王率众将,戎伍齐备,于城西旗下高叫:“既宋朝天子甘心纳降,请出车驾相见,决无伤害之意。”渊平在车入耳得,令摆布揭起罗幔,见番王坐于顿时,旁若无人。怒曰:“不诛此贼奴,何故雪吾耻也!”即拈弓搭箭,指定项下射去。一声响处,天庆王应弦而倒。恰是:

清楚指处尖峰顶,缥缈云霞接汉齐。

却说大字车驾既离沐京,一起行来,看看瞥见五台山不远。寺僧智聪长老,率众驱逐于龙津驿。车驾来到寺门外,引班官迎太宗进入方丈中龙椅坐定。文武列于两班。帝因下命,着仪司官赍过香礼与寺憎,于供佛案前线举齐备。群臣随帝诣佛殿中。寺僧敲动钟鼓。太宗躬下拜祷曰:“朕今此来:一者为先帝之愿,特来赛还;二者为生民臻承平之福,仰仗洪慈;三者乃愿皇图稳固,四海清宁。”帝祝罢,主典僧宣读诰文毕。是夕,太宗宿斋于元和宫。

哨骑报入杨业军中。杨业闻此动静,乃曰:“番人不战而退,必有谋矣。我世人且入城见驾,徐图离开之计。”渊平道:“父亲所见极明。”即整军马入城中,朝见太宗。太宗大喜曰:“不是卿来赴援,仇敌安肯退去?朕闻卿名为辽人所畏,信不诬矣。”业奏曰:“番人蛮夷之性,意不成测,此去必将复兵来困。望陛下即整车驾,臣父子搏命杀出。”太宗曰:“朕明日准定回驾。”话声未绝,忽报:“番兵长驱而来,仍旧围了城郭。”太宗惊曰:“不出卿之所料。”业奏曰:“番兵众盛,车驾难以轻出。待臣核阅仇敌阵容,然后定计破之。”太宗曰:“卿当经心筹度。”业承命而退。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