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妙哉斯言[第1页/共3页]
“腕要平,前拳要与后眼平……力在肘、肩不消力……”,胡藩足足教了杨安玄一柱香工夫,两人才重新落席,举杯互饮,相视而笑。
本身有志于天下,毫不能错失良才。杨安玄盘算主张,就算有些恶棍,也要与胡藩混个面善。
胡藩一愣,随即笑道:“妙哉斯言。”
杨佺期放下一桩苦衷,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道:“杨某在洛阳数年,撰有《洛阳图》一册,记录了洛阳城的地理民风,还请郗公雅正。”
实在郗恢心知肚明,杨家过江太晚、婚宦失类,加上杨家曾效力桓温,被朝庭视为桓氏一系,如何能够让杨家升品。
杨安玄本就带着巴结的心态,也起家跟着胡藩学样,嘴中问道:“何为用力平和?我的站法可有误?引弓之时可用提气?”
…………
杨安玄笑眯眯地听着胡藩侃侃而谈,等胡藩说完,道:“胡兄所论‘五平、三在、二曲、三直、九忌’,诚为射术之要,何不著之成书授于识者,在军中教习,以壮军威。”
炙羊肉、蒸鲈鱼、炒冬葵、一叠胡饼,一壶酃酒,两人相谈甚欢。酒至半酣,说至鼓起,胡藩起家做引弓之状,道:“身须端直,用力平和,架箭安闲(4)……”
又是一个桓元子,郗恢心中不觉得然,朝庭东渡将近百年,期间多次北伐得胜,还都洛阳岂是一个黄口小儿随口所说。
杨安玄心中暗笑,三十步的间隔本身闭上眼都能射中红心。不过做戏做全套,也射了三箭,一箭中间,其他两箭在靶心不远。
侍女将书册奉与郗恢,郗恢翻看了几下,笑道:“杨家以《尚书》传家,佺期不忘祖志,军旅之余还能撰书立说,令人生佩。”
从栖心堂出来,杨佺期和杨安深都一脸忧色,杨安远对杨安玄又羡又妒,老三真是好命,投了郗刺史的缘法,来年定品定然大有好处。
郗恢一愣,咀嚼半晌,纵声笑道:“妙哉斯言。”
想到这里,郗恢笑道:“夫子曾问志于弟子,老夫想问问三位贤侄志向为何?”
火盆扑灭,树起箭垛,杨安玄和胡藩站在三十步外。
郗恢指着杨安玄三人道:“杨家七世名德,人才辈出,佺期坐镇新野,定能建功立业为天子所重。更何况家有三虎,重振家声指日可待。”
杨安玄叹道:“胡兄年方弱冠,射术就如此精炼,实在让人叹服,便是疆场老将也不见得有胡兄的观点深切。”
黑暗中杨安玄也随之放声大笑,此番来襄阳城,两个“妙哉斯言”是他最大的收成。
郗恢兴之所至、随口发问,杨安深等人却不敢等闲视之。郗恢是定品的大中正,一言决人浮沉,若能在贰心目中留下印象,来年升品、定品大有好处。
杨安玄也不藏私,道:“骑射比立射要难,马驰时高低起伏,难以定准,唯人与马皆腾自最高时有刹时悬空,当时射箭最好……”
想来也是,郗恢历任散骑侍郎、给事黄门侍郎、太子右卫率、雍州刺史等职,期间做过山平郡中正,考核过很多豪杰,如许的言语听过太多。
杨佺期心中忐忑,安深定五品升品不易;安远太元十六年定在六品,恐怕亦难升品;安玄来岁恰好到了定品的年纪,郗公对他很有好感,说不定能定为四品,若能破格定在三品以上,家属复兴便有望了。
杨安玄神采淡淡,心中想着找甚么借口去见胡藩。本身的做法显得孔殷,但是不急不可,在栖心堂中杨佺期已向郗恢告别,筹办明日便返回棘阳城。
胡藩引弓连射三箭,箭箭皆中红心。杨安玄鼓掌喝采,胡藩将弓递给杨安玄,笑道:“安玄,你也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