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雅骚》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白头蹉跎老神童[第1页/共3页]

张岱点头喊道:“没法下了,输得不能再输了,三弟,你下不过介子的。”

因为年幼,张岱没有插手己酉年的乡试,而这一次,则是志在必得了。

张萼连叫:“风趣风趣,下流有人会拣到个亭。”瞥眼看到站在张原身边的小丫头兔亭,便加了一句:“拣到个兔亭。”

声伎潘小妃名字酷似女子,倒是演小花脸的,性子也开朗,而旦角王可餐神态举止都象女子。

张原便与张岱、张萼一起到石拱桥上俯看投醪河水,两千年前越王勾践誓师伐吴,会稽父老奉上壶浆甜酒,勾践跪而受酒,命人将酒倒进这条河里,军士迎流痛饮,这就是投醪河得名的由来。

一边的张原倒是悄悄感喟,面前这个少年意气风发的宗子大兄,一向考到明朝灭亡、考了三十年也没考上举人,然后国破家亡,披发入山如野人,只要借手中笔回顾旧事前尘、追思季世繁华,实在是可悲可叹——

张岱笑着高低打量这个族弟张原,他是昨日才从杭州回到山阴的,听王可餐提及张原下蒙目棋的事,非常猎奇,方才又传闻堂弟张萼在这桥下与张原对弈,便赶来看看,见张原公然是背回身子不看棋枰端赖记性下棋,这让自大聪明过人的张岱非常惊奇,因为张岱非常清楚围棋的盲棋有多么难,再细看棋局,张萼的黑棋已呈败势,他接办帮着下,却也有力挽回。

张岱见张原眯着眼睛在入迷,不知在想些甚么,便叫了一声:“介子——”

这时,小丫头兔亭拿着两把油纸伞过来了,桥拱下有张岱、张原、张萼、武陵、王可餐、潘小妃,连同兔亭一共七人,两把伞那里够。

十六岁的张岱明显是信心满满,中解元要靠禄命,但落第倒是稳稳的。

潘小妃道:“我去叫人拿伞来。”脱下青丝鞋提在手里,冒雨跑着去了。

张萼不平气,但大兄张岱的棋力稳稳压他一头,大兄既这么说,那这棋只怕真是不可了。

生逢此世,跑到陕西去啸聚哀鸿反叛自称闯将、八大王那不是张原的抱负,象范文程那样做满清的建国功臣更是张原深恶痛绝的,也不能学陈继儒做悠哉悠哉的隐士,陈继儒在明亡之前就死了,他张原现在才十五岁,以是只要科举这条路能够走,一步步来,只但愿不要走得太累,还得留点精力享用糊口不是——

兔亭说:“宅子里也没有那么伞。”

新书第二了,能不能第一呢,小道你好贪婪啊,书友们,这是贪婪吗?不,是信心,求票票,求票票!

“如果能够,我应当帮帮这位宗子大兄。”但是转念又想:“国度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不经历国破家亡沧桑之痛,宗子大兄必定写不出那些超脱萧洒、饱含密意的绝世美文——《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金山夜戏》、《二十四桥风月》……这些绝妙的小品文如何办,这可都是文学珍宝啊,不能因为宗子大兄的运气窜改了就没了啊。”

有着后代影象的张原倒是内心清楚,张岱才高命蹇,少年景名,到白头仍然是老秀才,这科举取士固然看似公允,但也有很多才学过人之辈蹉跎场屋、困顿平生,远的不说,山阴本地的就有徐渭徐文长,徐文长才调横溢,可就是死也考不上举人,大名士陈继儒也只是个秀才功名,当然,焚毁襕衫、放弃科考的陈继儒做他的隐士高人,也混得很不错。

张原也打量着这位名传后代的族兄,应道:“已经大好了,多谢宗子大兄体贴。”这才想起张岱去杭州读书是为了乡试备考,因为本年是壬子年,每逢子、午、卯、酉年就是乡试之年,三年一次,八月停止,故称秋闱,落第的士子次年进京插手都城会试——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