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冶铸》译文[第7页/共8页]
釜
⑨鼓鞲(ɡōu):鼓风。鞲是用牛皮做成的鼓风器具,此处代指风箱。
大抵说来,荷兰和比利时等国铸炮用的是熟铜,信炮和短枪等用的是生、熟铜各一半,襄阳炮、盏口炮、大将军炮乃至二将军炮等则用的是铁。
②谒者:此指礼拜仙佛者。
⑥丝发成绩:所铸之物象图案,一丝一发都要当真做成。
模已塑好并枯燥今后,用泥假造熔铁炉,炉膛要像个锅,用来装生铁和废铁质料。炉背接一条能够通到风箱的管,炉的前面捏一个出铁嘴。每一炉所熔化的铁水约莫可浇铸十到二十口锅。生铁熔化成铁水今后,用镶嵌着泥的带手柄的铁勺子从出铁嘴接盛铁水,一勺子铁水约莫能够浇铸一口铁锅。将铁水倾泻到模型里,不必比及它冷下来就揭开外模,检察有没有裂缝。这时锅身还是通红的,如果发明有些处所铁水浇的不敷时,顿时补浇少量的铁水,并用湿草片按平,不让锅留下修补过的陈迹。生铁初度铸锅时,需求如许补浇的处所较多,只要效废铁锅回炉熔铸的,才不会有隙漏(朝鲜国的民风是,锅破了今后必然要丢弃到山中,不再回炉)。
【译文】
【注释】
【译文】
③罅绽未周:有裂缝而不全面。
⑧省啬:节流,简朴。
【注释】
铸镜的模型是用糠灰加细沙做成的,镜本身的质料是铜与锡的合金(不利用锌)。《考工记》中有云:“金和锡各一半的合金,是合用于铸镜的合金配比。”镜面能够反光,那是因为镀上了一层水银的成果,而不是铜本身能如许亮光。唐朝开元年间宫中所用的镜子,都是用白银和铜参半配比在一起铸成的,以是每面镜子价达几两银子。铸件上有些像朱砂一样的红斑点,那是此中异化着的金银收回来的(当代锻造的香炉有些是渗入了金子的)。明朝宣炉的锻造,是因为当时某库偶尔产生火警,内里的金银异化着铜、锡都熔成一团,官府便命令用它来锻造香炉(宣炉的真品,其面上闪烁着金色的斑点)。唐镜和宣炉都是王朝昌隆期间的产品。
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框(木长一尺一寸,阔一寸二分)。土炭末筛令极细,填实框中,微洒杉柴炭灰或柳柴炭灰于其面上,或熏模则用松香与清油。然后以母财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安插其上。又用一框如前法填实合盖之。既合以后,已成面、背两框,顺手覆转,则母财尽掉队框之上。又用一框填实,合上后框,如是转覆,只合十余框,然后以绳捆定。其木框上弦原留入铜眼孔,铸工用鹰嘴钳,洪炉提出熔罐,一人以别钳扶抬罐底互助,一一倾入孔中。冷定解绳开框,则磊落百文,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挟出一一摘断,以待磨锉成钱。凡钱先锉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锉,后锉平面则一一为之。
①泻时:倾泻金属溶液的时候。
③北极朝钟:明朝宫中北极阁中所悬朝钟。
凡铸钟高者铜质,下者铁质。今北极朝钟③,则纯用响铜。每口共费铜四万七千斤、锡四千斤、金五十两、银一百二十两于内。成器亦重二万斤,身高一丈一尺五寸,双龙蒲牢④高二尺七寸,口径八尺,则目前钟之制也。
铁这类金属代价非常卑贱,自古以来没有效铁来铸钱的。铁钱发源于作为唐朝藩镇之一的魏博镇地区,因为当时藩镇盘据,金属铜没法贩运,才不得已而用铁来铸钱,那只是一时候的权宜之计罢了。在唐朝皇家昌隆之时,曾经用白银铸成豆子来玩耍取乐,而到了厥后藩镇盘据而国度式微时,就连卑贱的铁也只好拿去铸钱了!就一起记在这里以表示博物广识者的感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