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附录 宋应星生平》译文2[第5页/共9页]
宋应星生前教诲子孙,一不要科举,二不要仕进。子孙都能推行宋应星的遗训,淡泊功名,在故乡放心耕读。到清嘉庆年间(1796—1820),他的后代都成为费事农夫。宋应星生前的社会干系,第一是他的教员邓知己,公元1613年中进士,历任南直宜城(今安徽宜城)令和福建兴泉兵备道。邓知己还是宋应星的舅氏。
《天工开物》这本书的书名,表示的是一种具有遍及意义的科学思惟。天工开物夸大的是天然力(天工)和野生的共同,天然界的行动和人类活动的调和,通过技术从天然资本中开辟产品,以显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类科学思惟的核情意义是以“天工”补“野生”开万物,或者是借助于天然力和人力的调和,通过技术从天然界中开辟万物。
宋应星所说的“煤气”,就是现在煤矿中俗称的“瓦斯”,它是在煤炭天生过程中伴生的气体异化物,首要成分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固然没有色彩,但是轻易燃烧,对人体有毒害感化。宋应星在谈到南边采煤时,先容用中空的巨竹管插入井下,将地下瓦斯借竹管引出空中,是一个简练有效并且经济的安然办法。
《天工开物》炼纯锌的笔墨记录比欧洲要早,以是,宋应星对金属锌(“倭锌”)冶炼工艺的阐述,是天下上最早的笔墨记录。宋应星还指出了锌和铜按分歧比例制成铜锌合金(黄铜)的体例,也是冶金史上的宝贵记录,具有天下性的出产指导意义。宋应星还记录了操纵金、银、铜、锡、铅、锌、汞等金属的物理性子和化学活泼性的分歧,来分离或查验金属的各种有效体例。比方他记录把白银从含银的黄金里分离出来的体例,是操纵硼砂熔点较低的特性,在分离时起助熔感化。当把金银合金熔化后,因为金(熔点1063℃),银(熔点961℃)熔点分歧而停止分离,银起首“吸入土内,让金流出,以成足色”。再入铅少量,又把银钩出,这是近代冶金学中所说的熔融提取法。宋应星在阐述金、银、铜的单位体积内重量时,已经有了物理学中的比重观点。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曾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遭到开导,又在很多处所对这本书停止了阐扬。宋应星还弥补了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在手产业方面的遗漏。
(四)《天工开物》
中卷共7章,主如果产业技术。
“青苗子母会牙筹,吸骨吞肤未肯休。
厉词追索弥年后,生存冷落起绿林。”
陈弘绪《石庄集》中的《屯田议》《盐法议》和《水利议》等,与宋应星在《野议》中的一些观点非常附近。陈弘绪和桐城方以香(1611—1671),江西姜日广,刘同升等人都是明末的“复社”成员。宋应星和姜日广既是亲戚,又是朋友。姜日广字居之,号燕及,江西新建人。1615年和宋应星同榜落第,1619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人,进编修。1626年和给事中王梦尹一起出使朝鲜,不收受朝鲜的奉送,返来后还向朝廷汇报外洋的环境,有八件事对军国大事有效,大多被采取。魏忠贤因为姜日广是东林党人,把他罢官。1628年,朝廷以右中允官职重新起用,官至吏部右侍郎,后降职为南京太常卿,称病回家。1642年又被荐举为詹事,卖力南京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