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附录 宋应星生平》译文2[第1页/共9页]
宋应星把元气论和新五行说(金、木、水、火、土)连络起来,用“二气五行之说”来解释万物构成的机制。由元气构成水火二气,再由水火构成土,水火通过土构成金木无形之物,然后再慢慢演变成万物。宋应星的二气五行之说实际比王充、张载的元气论更加深化和绵密,也比当时西方用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的土火水气四元素说解释万物天生更加详细。因为他在气和万物之间引入了水火土金木这些过渡的物质层次,而不是由气直接构成万物。
宋应星和刘同升有30年之交。1610年,宋应星和刘同升第一次见面,曾约好30年再见,30年后公然相会,并一起记念了他们的老友李匡山。宋应星另有一名叫陈弘绪的多年来往的好友。陈弘绪字士业,江西新建人,1638年出任山西晋州知州,厥后因为冒犯阁臣刘宇亮,被降职为湖州经历,改知舒城,1644年后和南明阁臣史可法(1602—1645),姜日广,刘同升等人联络抗清大事,著《宋逸民录》,赋《江城怀古》诗表达他的志向,入清后,清当局多次征招他去仕进都不去,只承诺撰写《南昌郡乘》以怀旧。所著都支出《陈士业先生集》中,1687年发行。乾隆修《四库全书》时,陈弘绪的全数著作都列为禁书。
宋应星所说的“煤气”,就是现在煤矿中俗称的“瓦斯”,它是在煤炭天生过程中伴生的气体异化物,首要成分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固然没有色彩,但是轻易燃烧,对人体有毒害感化。宋应星在谈到南边采煤时,先容用中空的巨竹管插入井下,将地下瓦斯借竹管引出空中,是一个简练有效并且经济的安然办法。
《天工开物》炼纯锌的笔墨记录比欧洲要早,以是,宋应星对金属锌(“倭锌”)冶炼工艺的阐述,是天下上最早的笔墨记录。宋应星还指出了锌和铜按分歧比例制成铜锌合金(黄铜)的体例,也是冶金史上的宝贵记录,具有天下性的出产指导意义。宋应星还记录了操纵金、银、铜、锡、铅、锌、汞等金属的物理性子和化学活泼性的分歧,来分离或查验金属的各种有效体例。比方他记录把白银从含银的黄金里分离出来的体例,是操纵硼砂熔点较低的特性,在分离时起助熔感化。当把金银合金熔化后,因为金(熔点1063℃),银(熔点961℃)熔点分歧而停止分离,银起首“吸入土内,让金流出,以成足色”。再入铅少量,又把银钩出,这是近代冶金学中所说的熔融提取法。宋应星在阐述金、银、铜的单位体积内重量时,已经有了物理学中的比重观点。
1644年初,因为情势的急剧窜改,宋应星的心愿得逞,去官返回了奉新。3月19日,明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万岁山树上。是日农夫军破内城各门,李自成乘马进城,入承天门,登皇极殿。城浑家民都设案焚香驱逐,于门首大书“顺民”和“大顺永昌天子万岁千万岁”等字样。明朝的腐朽统治至此崩溃了。
1644年清定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
宋应星还重点先容了将水稻育秧法移植到甘蔗莳植中,实施甘蔗移栽这类新技术。
1637年6月,宋应星完成了他的《卮言十种》中的第八种《论气》一书。《论气》是宋应星的一部天然哲学著作,分为《形气》《气声》《水火》《水尘》《水风归藏》和《寒热》等篇章。宋应星在《论气》一书中,担当了先秦的荀子(公元前330—前227),汉朝的王充(27—107),宋朝的张载(1020—1077),特别是宋朝哲学家张载的元气论并予以生长,构成了他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天然观哲学体系。宋应星以为宇宙万物最原始的物质本原是“气”,由“气”而化“形”,形又返回到“气”。在形和蔼之间另有个物质层次是水火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