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荀子》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9章 大略(2)[第2页/共3页]

不敷于行者,说过;不敷于信者,诚言。故春秋善胥命,而诗非屡盟,其心一也。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其心同也。

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趋矣。

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磨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听治,其教至也。

君子进则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曾子行,晏子从于郊,曰:“婴闻之: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婴贫无财,告假于君子,赠吾子以言:乘舆之轮,太山之木也,示诸檃栝,三月蒲月,为帱采,敝而不反其常。君子之檃栝,不成不谨也。慎之!兰茞槁本,渐于蜜醴,一佩易之。正君渐于香酒,可谗而得也。君子之所渐,不成不慎也。”

君子能为宝贵,不能令人必贵己;能为可用,不能令人必用己。

君子发愤如穷,虽天子三公问正,以是非对。

饮而不食者,蝉也;不饮不食者,浮蝣也。

君子也者而好之,其人也;其人而不教,不祥。非君子而好之,非其人也;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

流言灭之,货品远之。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蚤绝之。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但是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但是能使其好义不堪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厚利则利克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短长,大夫不言得丧,士不通货财。有国之君不息牛羊,错质之臣不息鸡豚,冢卿不修币,大夫不为场园,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藏;然故民不困财,贫窭者有所窜其手。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仕。疏知而犯警,辨察而操僻,勇果而无礼,君子之所仇恨也。

蓝苴路作,似知而非。脆弱易夺,似仁而非。悍戆好斗,似勇而非。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故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农精于田,而不成觉得田师,工贾亦然。

国风之好色也,传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其诚可比于金石,其声可内于宗庙。”小雅不以于污上,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焉。

上好义,则民闇饰矣!上好富,则民死利矣!二者治乱之衢也。民语曰:“欲富乎?忍耻矣!倾绝矣!绝故旧矣!与义分背矣!”上好富,则群众之行如此,安得稳定!

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说之以是恶儒者也。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五伯。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揣摩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美女琢之,为天子宝。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