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略(1)[第1页/共3页]
天下国有俊士,世有贤人。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亡人好独。诗曰:“我言维服,勿用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
聘礼志曰:“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礼云礼云,财宝云乎哉!诗曰:“物其指矣,唯其偕矣。”不时宜,不敬文,不驩欣,虽指非礼也。
文貌情用,相为表里表里。礼当中焉,能思考谓之能虑。
易曰:“复自道,何其咎?”春秋贤穆公,觉得能变也。
均衡曰拜,下衡曰顿首,至地曰稽颡。
水行者表深,令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令人无失,礼者,其表也。先王以礼义表天下之乱;今废礼者,是弃表也,故民利诱而陷祸害,此科罚之以是繁也。
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可矣。
货财曰赙,舆马曰赗,衣服曰襚,玩好曰赠,玉贝曰唅。赙赗、以是佐生也,赠襚、以是送命也。送命不及柩尸,吊生不及哀思,非礼也。故吉行五十,奔丧百里,赗赠及事,礼之大也。
八十者一子不事,九十者举家不事,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事,父母之丧,三年不事,齐衰大功,三月不事,从诸侯来,与新有昏,期不事。
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
公行子之之燕,遇曾元于涂,曰:“燕君何如?”曾元曰:“志卑。志卑者轻物,轻物者不乞助;苟不乞助,何能举?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利夫秋毫,害靡国度,然且为之,几为知计哉!”
禹见耕者耦、立而式,过十室之邑、必下。
杀大蚤,朝大晚,非礼也。治民不以礼,动斯陷矣。
吉事尚尊,丧事尚亲。
赐赉其宫室,犹用庆赏于国度也;忿怒其臣妾,犹用科罚于万民也。
聘人以圭,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今夫亡箴者,整天求之而不得;其得之也,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心之于虑亦然。
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君子听律习容而后出。
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
聘、问也。享、献也。私觌、偏见也。
有法者以法行,没法者以类举。以其本知其末,以其左知其右,凡百事异理而相守也。庆赏科罚,通类而后应;政教风俗,相顺而后行。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蔽公者谓之昧,隐贤者谓之妒,奉妒昧者谓之交谲。交谲之人,妒昧之臣,国之薉孽也。
一命齿于乡,再命齿于族,三命,族人虽七十不敢先。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礼以顺民气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于民气者,皆礼也。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有怨而无怒。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视,道之以道而勿强。
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坐视膝,立视足,应对言语视面。立视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
霜降逆女,冰泮杀止,旬日一御。
五十不成丧,七十唯衰存。
武王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囚,哭比干之墓,天下乡善矣。
汤之咸,见佳耦。佳耦之道,不成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低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
礼者,本末相顺,终始呼应。
礼者,人之所履也,失所履,必颠蹶沉迷。所失微而其为乱大者,礼也。
礼之大凡:——事生、饰驩也,送命、饰哀也,军旅、施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