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寻道笔记》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四零章 棋枰之上有仙机[第1页/共2页]

此一句,丹霄碧墟是三清之分野,玉京金阙之地名,诸天尊天子君之所居。夫得一之元,修守困难,道成神凝,悉归此地,位极天官,还为尊天子君也。

百岁以后,空余坟丘。

无不为。

夫道有为,非不为也,言守有为亦有为矣。言不为其道,道之无者,诸身外之物耗我精力,伐我性命,不管贫贱繁华皆不觉形神为外物所役,遂至朽迈病死。故《西升经》云:世人皆以色声滋味为上乐,不知色声滋味是祸之大朴。故贤人知之,不欲以归於无欲。《黄帝阴符经》云:万物与人之服御,盗人之气,以朽迈。老君谓尹喜曰:人之以是轻命早终者,非六合杀,非鬼神害,人自令之然耳,以其生生之厚也。夫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南华经》曰: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觉得;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觉得何如。夫养形必先以物,物不足而形不养者有之,岂唯愚不道者哉?世有达道之言者最多,行之及者少。是以贤人贵行不贵言,此例皆谕道之无者勿为也。(未完待续。)

此一句,言道凝成真人,是无形之形,体性刚柔。所谓柔者,天下莫荏弱於炁,炁莫荏弱於道。道以是能刚者,包裹六合,贯穿万物。金石虽曰坚刚,皆为道之贯穿,故言天下莫柔於道,莫刚於道。道成之身,亦能贯穿金石,大包六合,细入微尘也。

言守一功至则神凝,真形安在我子官当中。夫言子官,便是男人之气海,女人谓之血海。真安在子官,名曰神之久留。非智巧外力所政,皆守神一,积功困难,光阴深远,方见成形。要而言之,《西升经》云:神不出身,寿命无期。又云:藏人於人而不出,藏身於身而不现,然后天道盛矣。又曰:偶然之心,无身之身,是谓道。人但能神莫出身,天然与道悠长。又曰:神生形,形又生神,然后形神条约。

上圣之俦。

守一诗

神之久留。

太无之真,

光含影藏,

此一句,是诸天尊天子之殊号,天真大仙之总名。言得一之元,道成解蜕,升彼玉清,与诸天尊天子君为侣,不与下仙俦也。

衡岳真子注

丹霄碧墟,

夫言一者,是无形六合之始。气,生化之玄元,老氏强名之曰道。夫生之元,便是浑沌未分之初,窈窈冥冥之际,知名无状,亦曰天然。莫知厥后,莫知其先,高不成极,深不成测,含阴吐阳,以彰三光,大包六合,细入毫芒。世有明之者,可谓知一之元也。老君谓尹真人曰:吾思此道,本出窈冥,愚不别知,自谓适生。又曰:吾抱元守一,过分神仙。已上并是老君《西升经》注释。老君《内观经》说一之元云:道不成见,延生以明之;生不生长,用道以守之。生道若合一,即神仙长存。夫言生道合一,便是身入无形,与道条约一体也。《黄帝阴符经》曰:知之修炼,谓之贤人。又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又曰:阴阳相胜之术,昭昭进乎象矣。此真知生化之玄元者也。

匪受自天。

此一句,谓世有得一之元,便能困难孤单,冥心炼形,天然神凝形释,骨肉都融,冥彼化元,解蜕兼顾,出有入无,坐在立亡,飞翔太虚。既已知之,比恪守之。日有应效,如响回声,如影随形,不比更待天报酬师受事而后修行也。但世有明师心经此门透辟化元者,便可为师,信受操行也。但问志之如何耳!道成之时,交游仙圣,别当授事,或赐灵药,即不成预载也。

此一句,言守一之人服从困难,天然光含影藏,即窈窈冥冥当中天然凝构成绩。故《西升经》云:忽无就形,知非常生。又言:形未凝之时,在冥冥之际,纯阴共和合纯阳,不独显分。又曰:无形当中无形生焉,冥冥以内希夷明焉。如是则出有入无,兼顾百亿,上即朝玉清,寝宴太极,带索人问,遁俗无闷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