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寻道笔记》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路遇鬼祟留后手[第1页/共3页]

七窍,有外七窍与内七窍。外七窍:耳目丁鼻。内七窍属心脏,贤人七窍皆开,愚人一窍不通。浅显人或开一二窍,或开二三窍。人欲内窍通,必须外窍闭。外闭则内通,内公例视听食息不消耳目丁鼻,天耳慧眼,皆从性光中收回,不但无所不闻,无所不见,无所不知,且浑身光亮洞彻,万窍齐开,即“元神来往处,万窍发光亮”(孙不二诗)。《悟真篇》云:“迩来透体金光现,不与凡人话此规”也。七窍皆居首,为载阳之器。火数七,眼耳口鼻四而七窍。火体金用而水注之者也。水即精也,金即气也,火即神也。生之来谓之精水,为元即玄也,窍即牝也。而火金之用行焉。火金者,日月之体,光亮之主也。火光而金明,玄牝之门在焉。相公例天门开,七窍为一而清玄育,故道立蔫。

待玄真此句一落,常徵忙问道:“师父,道情所谓何?”

那辫子头倒是非常硬气:“几个牛鼻子羽士,不放了大爷我,我复金会定当将你那破观灭洁净。”其他八人连连拥戴。

‘公理三尺剑,摒邪驻帝京。’前半句乃代念法所用之意念。帝京,京都也,一国首重之地。人身最重之地有二,一为脑部,二为心脏,脑部乃元神所居,心脏乃是命之地点,此处代指泥丸宫。整句之意应是以公理三尺剑为一念,摈除摒弃其他之念,使此一剑之念常驻识海元神之寓所。

“不错,”玄真转过身,道:“此番赶上一桩不小之事,舵主、蛊虫、东洋忍者,现在便起码肯定了三方,所图怕是不小。”

玄真瞅其一眼,不紧不慢,与李煦宁道:“宁宁,你觉如何?”

玄真腾空书一道符,打入脚底,李煦宁双目一黑,再现之时已在客堂以内,立时了然,方才那符是为搬运符。

“宁宁,此番白云观之行倒是收成颇丰,竟得吕祖纯阳之传授。”玄真连执二决,打入脚下七星令剑,又召云团环抱周身,再打隐身法决,随即回身与李煦宁道。

话音未落,只听得一声破空之声,一道轻影自几人上空掠过。心头一惊,李煦宁举头向上空望去,一道阴煞之气如有若无飘但是过。

天遁剑法总决全篇一百二十字,可分作二段,自‘灵剑匣中藏’至‘晖映三天兵’为上,载‘一念代万念’之体例,即我道门之道剑。下段则为物剑(法剑)与命功之运炁法。

李煦宁一笑道:“玄真道长又岂会行偶然义之事,定是留了背工罢。”

‘灵剑匣中藏,聚因含道情。’此中‘灵剑’应为元神之隐喻,‘匣’应代指为肉身或为心,心者,识神也。后则为凝集之法,因道情凝集。”

‘束之灵霄殿,十方共光亮。’凌霄殿乃是昊天透明宫玉皇大帝之所,此处应代指泥丸宫,以凸起泥丸之要要。后者应为入静后性光现出之景象......”

玄真瞟二人一眼,二人之心机其又岂会瞧不出,不过想晓得此二者之高低,却又恐遭呵叱,转着圈提此问。

那阴煞之气仿佛于此地甚熟,转眼之间,已至三里以外。玄真转首,与李煦宁三人道:“寻畴昔瞧瞧。”说罢便连执手决,御剑紧紧追去。

常徴凑前:“师父,吕祖所留天遁剑法与元玄祖师所留剑法,您谈谈此二剑法罢。”常臻亦凑上来,明显对此很有兴趣。

......

隔了数息,玄真方道:“天遁剑法只知些许,便是我崇光剑法亦是并未修很多少,略提一二罢。

玄真继而道:“‘剑心不成息,神缘有为擎。’此‘剑心’应是接‘道情’二字,意同字异,‘息’通假为‘熄’,燃烧之意。即修道之志、心剑之情不成燃烧丢弃,专注一物,不离不弃,亦为一念代万念之不二法门。”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