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拜堂[第2页/共3页]
从客岁春季播种,到明天打碾,一粒种子变成麦苗又变成麦子的过程,完成了百分之九十,离颗粒归仓只要一步之遥了。
田明丽不可,她没有三头六臂,她得把麦子先割倒,拉回到打麦场,好天晒着,雨天摞起来,常常是最后一个打碾。
田明丽八亩麦子,别人家男女长幼齐上阵,几亩麦子,割的割,拉的拉,碾的碾,几天就颗粒归仓了。
雨来得极其狠恶,午后四点,田明丽被轰隆惊醒,只见天昏地暗、暴风劈面,西边的天空,黑云滚滚。
镰刀磨好了,田明丽筹算早餐后去地里。用饭时,刘爱雨问:“娘,咱家咋不吃肉肉?”
二十多年后,远在北京、身家千万的刘爱雨,最喜好帮衬的还是胡同和巷子里的小面馆,她要一碗面,一根根面条细心地咀嚼,常常把面吃个精光,即便饭的味道不如何样;她晓得面条是麦子做的,她不敢、也不忍心华侈每一粒粮食。
何采菊说:“姐,你放心肠走,上有天下有地,陈望春和刘爱雨从明天起,就是存亡伉俪,永不分离。”
何采菊找来一根红头绳,田明丽手软绵绵的,动不了,何采菊明白她的意义,她将红头绳,一头拴在陈望春手腕上,一头拴在刘爱雨手腕上,田明丽眼睛瞬时亮晶晶的,她咯地笑了一声,就闭上了眼睛。
几个地块上的麦子,好不轻易割完了,娘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运回到了打麦场上,七八亩地里的麦子,整整齐齐地立在打麦场上,像一个接管检阅的兵士方阵。
老陈皮诊过脉,摇点头说:“不可了,神仙都救不活了。”
两天前,刘爱雨就瞥见村里好多人家都割了肉打了酒,筹办麦收。
乡间农活四大苦,和泥、脱坯、割麦、生孩子。
何采菊拉起在泥水里趴着的田明丽,将她拖回家里,扶上炕,田明丽一沾炕头,就一团软泥一样,瘫倒了,今后再也没有起来。
又瘦又小的刘爱雨,即便直立着身子,在无边无边的麦海里,也仅仅暴露一个脑袋。
她一下子懑了,又一个惊天轰隆,震得村庄霹雷隆地摇摆起来,在陈背篓和何采菊声嘶力竭的呼喊中,村里的人都赶来了,帮田明丽清算麦子。
刘爱雨的胳膊被麦芒扎得稀烂红肿,沾一点水就疼得钻心;汗滴从她的每一个毛孔排泄,然后会聚成一条小溪,在身上流淌,它们像有毒的化学药剂,腐蚀着她柔滑的皮肤,她感受本身的身子要烂掉了,她有着莫名的惊骇。
十二岁的刘爱雨终究吃上肉肉了,田明丽的丧事不管多么简朴寒酸,老是要买几斤肉的,何采菊给了她一个夹着肉片的馒头。
公历6月28日,距田明丽开镰收第一把麦子,只差两天就整一个月了,这一把麦子收得太艰巨,但总算收完了,看着摊了一场院的麦粒,田明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但愿接下来能有几个好天,把麦粒晒干晒透。
当时候,她的前后摆布都是麦子,是一波接一波袭来的热浪,那如同七八十度的热水,滚烫而令人堵塞。
田明丽的麦子没有碾,一是麦子晒干晒透了,才气打碾;二是田明丽要等村里人打碾结束以后,才会有人给她帮手,碾一场麦子,是需求五六个壮劳力通力合作的,单靠她们娘俩,想都不要想。
但刘爱雨软缠硬磨,田明丽只好给她磨了镰刀。
借着风势,暴雨如注,瞬息间,打麦场一片汪洋,巷子变成了小河,高山积水盈尺。
割麦子,上被骄阳烤,下被热气蒸,麦芒扎人,身子三折,在大海一样的麦田里,一步一挪,总挪不到绝顶。
一个多小时后,太阳出来了,雨点仍稀稀落落地滴着,刚才那一幕像一个恶梦,油坊村上百人,竟然没有从老天爷手里抢下一场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