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乱战[第6页/共14页]
“乍暖”两句,本应说因为环境不佳,表情很坏,身材也就感觉难以适应。但是这里不说境之冷僻,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气候之“乍暖还寒”。“三杯”两句,本应说借酒浇愁,而愁仍难遣。但是这里也不申明此意,而但言淡酒不敷以敌急风。在乎图上是含蓄,在行文上是腾挪,而实在还是上文十四叠字的延长,所谓情在词外。
总之,全词借景抒怀,融情于景:透过冷冷僻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气象,表示孤寂、苦楚、哀痛、忧愁的表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之令人动容。
“寻寻觅觅”四字,劈空而来,仿佛难以了解,细加玩索,才晓得它们是用来反应心中如有所失的精力状况。环境孤寂,表情空虚,无可排解,无可依托,就像有甚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能够是逃亡之前的糊口,能够是丈夫活着的爱情,还能够是敬爱的文物或者甚么别的。它们仿佛是丢失了,又仿佛本来就没有。这类表情,有点近似姜夔《鹧鸪天》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就不能不令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机来。只这一句,就把她因为仇敌的侵犯、政权的崩溃、流浪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担承的、感受的、颠末耐久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哀思,充分地显现出来了。心中如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甚么,成果却甚么也得不到,所获得的,仍然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僻清”。四字既明指环境,也暗指表情,或者说,由环境而传染到表情,由外而内。接着“凄惨痛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受的描画。“凄凄”一叠,是外之环境与内之心灵相连接的关头,承上启下。在说话风俗上,凄可与冷、清相连络,也能够与惨、戚相连络,从而构成凄冷、凄清、惨痛、凄戚诸词,以是用“凄凄”作为由“冷冷僻清”之环境描述过渡到“惨惨戚戚”之心灵描述的媒介,就非常得当。由此可见,这三句十四字,实分三层,由浅入深,文情并茂。
下片由春季高空转入自家天井。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蕉萃损”是指本身因哀伤而蕉萃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干枯。正因为本身偶然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但是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本身偶然摘花的愁闷,又流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梧桐更兼细雨,到傍晚、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傍晚,更添愁思。用“兼”字、“细”字,道出愁人的苦闷:“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诉诸听觉,意味诸般磨难对作者的培植。
这类种景象不竭地折磨词人,情何故堪?以是词人最后冲口而出:“此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次第”是说这类种景象或这类种风景。这类种环境加在一起,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够概括得了!“愁”说不清楚,用人间笔墨和说话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各种难以言传的哀思。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从全词意境来看,应当是“晓”字。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前人晨起于卯时喝酒,又称“扶头卯酒”。这句是说借酒没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恰是往昔北方见到的,以是说“正悲伤,倒是旧时了解”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