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修成凡人》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乱战[第3页/共14页]

_________

孤单难耐,好不轻易比及傍晚,等来的倒是更令人悲伤的东西:“梧桐更兼细雨,到傍晚、点点滴滴。”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惨,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惨。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半夜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是位灵敏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裂的心灵,使她哀痛至极。

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买卖冷落的处境,依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期间的烙印。

“雁过也,正悲伤,倒是旧时了解。”雁飞畴昔,正令人悲伤,本来雁是我畴昔见过的。这里我们可看到三层意义:(一)雁飞畴昔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悲伤,本来大雁是老了解了,震惊我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震惊我,使我悲伤难过。(二)当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安抚,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雁飞畴昔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安抚了,使我悲伤。(三)作者的故里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边,春季北雁南飞,引发了对故里的思念,以是使她悲伤。雁在北方就了解,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乡,而是在他乡,收回物是人非的感慨,依托怀乡之意。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

总之,全词借景抒怀,融情于景:透过冷冷僻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气象,表示孤寂、苦楚、哀痛、忧愁的表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之令人动容。

雁过也,正悲伤,倒是旧时了解。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满地黄花堆积,蕉萃损,现在有谁堪摘?”“黄花”是指菊花,种类是黄色的。“堆积”,指花开之盛,能够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蕉萃损”指人因悲伤而肥胖。损,煞,是说蕉萃得很。有人以为是黄花“蕉萃损”,不当,因为前面的“堆积”不作寥落解,菊花是枯在枝头的。“谁”,指本身。“堪”,能够,经得起。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儿已蕉萃,现在另有甚么心机和兴趣去摘花呢?已经没有赏花的表情了。

此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的描述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出身,写了表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风景都贯穿浓厚的豪情色采,渗入着作者的主观感受,缔造了萧瑟、凄清、孤单的意境。苦楚的风景一起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厚,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恰是在这个时候,一群征雁,掠太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景象中,它们的蓦地突入,便突破了当前的孤零死寂,令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却不是喜,而是“悲伤”。因为雁到春季,由北而南,作者也是北人,出亡南下,仿佛是“旧时了解”,因此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了。《漱玉词》写雁的有多处,以此与她暮年所写《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及南渡前所写《念奴娇》中的“征鸿过尽,万千苦衷难寄”对比,能够看出,这两首虽也充满离愁,但那离愁中倒是含有甜美的回想和相逢的但愿的,而本词则表示了一种绝望,一种极度的悲伤。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