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修成凡人》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是有点过分了的感觉[第8页/共9页]

大辽[1]

9社会

?五京轨制

中京道治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辖原奚族本土。

捺钵,汉语译为“行营”、“行在”、“营盘”。辽朝虽前后以辽上京和辽中京作为都城,但是其政治核心不在都城,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这是因为辽朝的首要民族契丹族为游牧民族。因为契丹族转徙不定、车马为家的特性,决定了天子的巡狩制。统统严峻政治题目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措置政务的行政中间。每年又“四时巡守”,“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天子在游猎地区设的行帐,以辨别于皇都的宫帐。因气候、天然前提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28]?。

汉文国号

东京道治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辖原东丹国地区。

辽国还设有与县同级的州、军、城。

契丹崛起

?行政区划

目次

燕云十六州

10帝王世系

?西北诸国

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一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本家异种。唐朝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

?走向灭亡

?契丹崛起

道下设府、州、军、城4种政区,为同一级别。

辽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大部分官名及职掌因循唐制,并参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官有实授、遥授之分。职事官与散官及阶、勋、宪衔、册封、食邑户数等配套。辽代官名多有契丹语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隐掌管皇族政教,夷离毕掌管刑狱,乙里免为诰命夫人,等等。

辽朝初期的边境在今辽河道域上游一带,在辽太祖及辽太宗期间不竭对外扩大,辽太祖时征服奚(今河北北部)、乌古、黑车子室韦(今内蒙古东部呼伦湖东南)、鞑靼、回鹘与渤海国。938年辽太宗时获得燕云十六州,并一度占有中原。1005年辽圣宗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最后肯定了与宋的鸿沟。

?唐朝

辽朝的军队,平时约在二十万至三十万摆布,而契丹部族全民皆兵,辽所能动员的兵力在总人丁当中,比例很高,为164万2800人[34]?。因为保存着原始部族的陈迹,并处于由仆从制向封建制敏捷转化的汗青阶段,军事轨制初期多与本民族社会轨制合为一体,进入长城以南地区后,既保有本民族特性,又慢慢接管汉族影响,具有民族融会的特性。

南京道治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辖今海河、大清河以北,及长城以南、河北、北京、天津部分地区。

契丹国与五代十国并立

北宋立国之初即成心要光复燕云十六州,前后于979年、986年两度北伐,皆为辽军所击败。辽圣宗为了制止高丽与北宋缔盟,进而威胁辽朝东部。于993年策动高丽契丹战役以降服高丽,于1009年的东征时最远攻入高丽开城。以后为体味决辽宋之间的耐久对抗,以及制止契丹贵族威胁皇权,萧太后与辽圣宗于1004年亲率雄师深切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对峙而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锋,辽将萧挞凛战死。辽军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宋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和谈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两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此即澶渊之盟,今后两朝和好达一百二十年之久。以后辽圣宗结好西夏,而西夏也扭捏于宋、辽之间以图存,构成辽宋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30]?。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