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初做盐菌[第1页/共2页]
老爹这么轻易就附和了?我感觉有些不成思议,看了看几个哥哥,除了小壮哥欲言又止的有些不调和,别的哥哥都没甚么表示。唉,总算是松了口气了。
大师已经总结出了经历,一坛子20斤的鲜菌子就得放两斤盐,多了就会太咸,少了结又担忧轻易变味。每个大小一样的坛子都装了20斤的煮鲜菌,煮好的盐菌是比鲜菌要轻些的,能够只要十四五斤,煮菌的盐水加进坛子,方才没过菌子,冷却后,用牛皮纸封上还在外边用稀泥给封严实了。
“哦...既然是大人说的,那应当是能行吧,这要行倒是个好体例,我们今天下午就尝尝吧。”老爹沉默了一下,然后表示了附和。
“啊,明天跟哥哥们卖菜时,听中间两个大娘说的啊。说是现在采很多,怕坏掉,就用盐煮了封到坛子里,没有的时候再吃,能够吃到来岁呢。”越说越心虚,边说边看几个哥哥,他们明天都那么忙,场面可够混乱的,应当没有人留意我吧。
用饭时两个孩子都很拘束,只埋头扒拉碗里的杂粮饭,却都没如何夹菜吃。大人给夹菜也都会小声的客客气气的伸谢,却不如何说话。看两人的穿戴,比我和哥哥们还要陈旧一些,长像却没有几个哥哥们都雅,也显得更浑厚些。
传闻太爷爷和太奶奶在爷爷才13岁时就前后归天了。一年多后,固然爷爷还没结婚,但大爷爷和爷爷兄弟分了家,四周能建屋子的地基不宽,爷爷就找了现在这离大爷爷家很远,但地宽人少的处所起了间茅草房。
“爹,采的菌子多了,不是能够用盐煮了做盐菌的吗?我但是听集市上卖菜的大娘说过的。”我还是有些心虚。
大人们的糊口经历是丰富的,固然只是一点点的提示,但通过大人们几天的实验过后,这煮盐菌的技术算是把握了。
这些都是听奶奶和别的老太太偶尔聊家常时谈起的,很少能听到大人提起大爷爷家的话题,我也一次没去过传说中的大爷爷家,但我总感觉那里有些奇特。
从村里返来的路上,看大师都不太高兴,应当是在可惜能卖钱的东西却不能卖多少出去吧。看都是自家人,衡量了一下被透露的能够性不大,为了早挣点钱,我决定尝尝。
“甚么?用盐煮?谁说的。”老爹有些惊奇的转头看背上的我。
现在我们村卖菜的儿童步队已经强大了。现在还多了大爷爷家的两个大的孙子,敏昌大伯家13岁的刘浩江,敏盛二伯家10岁的刘浩强。
大爷爷我一次没见过,但传闻他们家住在大槽河中间,离我们家可不是普通远,有十来里路,比我们去镇上还要远。浩江哥和浩强哥我见过一次,还是因为有一天卖菜返来有些晚,让哥哥们非拉着返来吃了次早餐。
现在最早一次做成的盐菌已经十几天了,爷爷不放心,这但是已经投入了三百多文钱的玩意,明天谨慎的又翻开了一小坛子看,公然是成了。
现在大爷爷家也非常不轻易的,大奶奶年经时就有不能累的弊端,现在更是时不时抱病,两个大伯家至今也没分炊,可家里现在还是很困难。
明天卖菌子就得了44文钱,已经赶上只野兔的代价了。老爹之前卖野味,大的野兔才50文,小点的40文,野鸡大的40文,小的才30来文。大肥猪10文一斤,野生的鸡鸭鹅都才卖15文一斤,鸡蛋1文一个。
明天老爹已经去外公家报信收菌子的事,大伯已经到村庄里放话,明天家里开端收菌了,牛肝菌2文一斤,鸡油菌3文一斤。这也算是帮了大师一些忙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