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万通立场(1)[第1页/共4页]
三是和本钱(国有本钱)的干系。和国有本钱之间的干系实际上就是钱和钱打交道,到底国有本钱占多少好呢?我以为,让它做第二大股东最好,做第一大股东你会很费事。有一次我们开董事会,请了一个商务部的人来给我们培训。我们每次开董事会都会请人来培训,培训甚么?培训所谓的“走出去”,也就是外洋投资。给我们培训的人说了一段话,他说,我来之前在网上查了一下,你们当时“走出去”,去纽约做中国中间是以国有企业的名义做的。我吓了一跳,厥后想起来,我们当年报批的时候,人家说非得国企才行,以是我就把我们的第二大股东泰达临时变成了第一大股东,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成果,我们没有及时把这个记录改返来。以是,此人一说,我们从速把它改了返来,不改返来,今后拿我们当国企羁系,那就费事了。开个打趣,那就相称于“天上人间”的“蜜斯”去妇联上班,如何都不是人了。以是,普通来讲,让国有本钱做第二大股东比较好,如果你让它做第一大股东,那你最后不但赚不到钱,还能够会被它折腾死。并且,它折腾你这事是没有人卖力的。比如你跟一小我打斗,他把你打伤了,你的家眷能够找他要医药费,这事有人卖力。但国企把你折腾死是没人卖力的,医药费是没人出的。以是,让国企做二股东、三股东是能够的,但绝对不要让它做最大的股东。
依我看来,在30%~50%之间最好,为甚么?因为30%~50%之间考虑到了公司的管理题目,碰到事情,你有人筹议,不能你一小我说了算。别的,分派好处的时候,你获得的也充足多,最多能有将近50%,少了也有30%,如许你就有充足的动力。如果你只占10%的股分,那你根基上就没动力了,但如果你占90%的股分,那别人就没动力了。如果你占30%~50%,另一个股东占20%或30%,那大师就都有动力,并且事情也有人筹议,这就叫管理和好处的均衡。大师能够看到,那些给带领送钱的人,大部分都是一小我说了算的。王石为甚么不送钱?第一,他不是老板,公司挣的钱跟他有多大干系呢?没太大干系。第二,即便他要送,这么多人,一送送1000万元,审计的时候,上市公司的账如何表露,如何做账啊?
以后,蒋介石分开虞洽卿家,去了广州,做了黄埔军校的校长。北伐的时候,百姓反动军倡导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就是搞共产主义,毁灭富人;扶助农工就是让贫民打土豪分地步。以是,当时上海的这些有钱人非常不安,大师找到虞洽卿,说阿德叔(虞洽卿名和德,字洽卿),你得向北伐总司令探个底,这事总司令到底筹算如何办。因而,虞洽卿连夜赶到了九江,蒋介石也从广州赶到了九江大营。见了虞洽卿,蒋介石当然非常欢畅。虞洽卿问了蒋介石两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是: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贫民或老百姓都起来了,我们买卖人如何办,我们有钱人如何办?蒋介石说了一句话,“穷赤佬如何靠得住?”虞洽卿一听就放心了,也就是说,你蒋介石还把我们当哥们儿,不会翻天,不会充公我们的财产。然后他又问:你要同一,就要打倒列强,把洋人都赶走,我们都是替洋人做事的,或者是做洋人的买卖,今后我们如何办?蒋介石又说了一句话,“洋人如何打得过?”非常简短的两句话,拿现在的话来讲,这叫微博体。如许一来,虞洽卿内心就稀有了。第一,蒋介石还是会支撑工贸易者;第二,他还是会和洋人搞好干系。因而,虞洽卿说,那我能做甚么事情呢?蒋介石说,你归去奉告黄先生、杜先生,等我到上海今后,帮我保持处所次序。虞洽卿说,那行,除了帮你传话,我还能帮你筹集反动经费。虞洽卿回到上海,向商界的朋友流露了蒋介石的意义,厥后就产生了四一二反反动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