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小姨太》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素手偷香(三)[第2页/共3页]

“段安节在《乐府杂录》记录,唐朝有一精通乐律之人叫郭道源,他便是‘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此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现在澜儿见这檐下滴雨,落在荷花缸中的声音动听,便想起来师法他,拿这些碗儿盛了雨水充作乐器,公然同书中所说的普通,浊音动听呢。”

曲中醉意诉不尽,安闲地同天光湖影共盘桓在湖面,小舟惊鸿掠水般飘摇而过。

“得一澜儿,便得了多少欣喜。”他握住我冰冷的手指,悄悄放在本身掌心,轻声责怪问:“今儿,总不必去大太太房里抄经文了吧?”

“听过多少黄钟大吕,却少有澜儿这般清雅可儿的小调。”他赞成地笑,拾起一只瓷碗,在手中打量着,“公然高雅。”

一夜萧瑟风声叩窗,更无人语。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屋内,一炷香焚尽,我悄悄地祭奠四姨太的冤魂。案情当然告终,但害人之人尚未被严惩。我会让恶人获得恶报,告慰我孩儿和四姨太的在天之灵。

湖边红蓼秋荻在雨中沉沉扭捏,举伞立在岸边的一人,正向湖中了望,如痴如醉,流连不返。

我的绣鞋尖儿悄悄在地上碾着,鞋间璎珞穗子上的小金铃动听轻音。望着他的神采垂垂透露些绝望,却很快粉饰畴昔,还是端了那一家之主的架子淡淡道:“也好!”

彻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公然是菱歌一曲敌万金,不过这清雅之人,倒是我的澜儿。”他澄湛的眸中尽是欣喜。我淡然一笑道:“不过一时髦起,让爷见笑了,雕虫小技,不敷挂耳。”他慨叹道:“自出了宫,案牍劳形,兵马倥偬,这十余年,都未曾听到如此清幽的箫声。”

他来了,脚步颇轻,我听到,慌得起家放下画布,将本身经心的画作深藏。

素手重叩,清歌委宛。道是无情却有情。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落第。

歌声随风,一起飘摇,空灵清婉。我晓得那歌声定入了他的耳,继而还是垂眸垂箫,任那划子飘过石拱桥,守着一蓑烟雨,天籁齐鸣。

我轻吟着,望着菱花镜,提起一个似有似无的含笑。

那被划子抛在雨中的身影垂垂迷蒙在一片雨雾中,我的箫声也渐行渐远,唯有一叶扁舟在湖心划出淡淡的縠纹。

我嫣然一笑,玩皮道:“澜儿,想给爷画一张小像,不过,才动笔,爷还是不要看了。”

第二日晨起,已有淡淡薄雾。我拿起那螺子黛,轻描着淡淡的远山秀眉。我望着天气,心下是一阵温馨。比及雾再大些,雨入清溪,便是赏雨的最好时节。

近傍晚,秋雨初歇,檐下滴水,滴滴答答落在一排高凹凸低的瓷碗中。一滴滴,傍晚直到天明。邢瓷类雪,越瓷胜冰,更有汝窑的雨霁天青瓷瓯。我曳着一袭五幅湘水素练裙,披着莹透的鲛绡,坐在廊子下,手执牙箸悄悄叩出妙音。

“奉告我甚么?”我睁着天真而懵懂的眼望着他,他淡然一笑,持续奏起一段曲子。音韵在指尖流转,高凹凸低淙然相和,竟是非常纯熟。我便倚着头轻唱着曲同他相和,直到月上柳梢。

“哦?便是才动笔,就更无妨得看了。”他伸手就来掀画布。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仿佛被他不测的到来惊吓到,我的心噗噗乱跳。害羞起家,腰却被他揽住。他在我耳边道,“澜儿如何会这个?”

孤单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