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折桂令1[第1页/共2页]
“你前几日闯太学,可不恰是为着他么?又忧心甚么来!”
“天然是有人同我说的!”
“还不是为着两位小娘子!”
七娘本当本身在理,气势大得很。谁知朱凤英这番胡说八道,倒唬得她哑口无言。
他方说罢,只见世人皆端直立着,转头一看,原是七娘她们来了。
昏黄月色,微微细雨,便是此时了。
那日的事,除了她与绍玉,并未奉告旁人,连五郎亦不知!莫不是……
陈酿点点头,只猜疑地看着他:
“现在,却另有脸来诘责我?好啊!我便不管了,也不想管,只交与姑父姑母做主便是!到当时,可别怨我这个表姐,不替你兜着!”
他又四下扫视一番,遂向魏林问:
她又接着道:
朱凤英看了看她,心下了然,只打趣道:
“从实招来!你不说,我日日跟着你!”
魏林看了看世人,又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朱凤英忙拿团扇掩面,背转过身去,一面踱步一面道:
七娘见她满心欢乐,只自黯了黯神采,又端坐在一旁不言语。
七娘与朱凤英面面相觑,相互吐一吐舌头,红着脸再不敢言语。到底是端庄书院,比不得闺阁中了。
“魏兄但说无妨。”
“好姐姐,你消消气,是我曲解了。”
倒是陈酿,听闻七娘入太学之事,展转反侧,彻夜难眠。
之前,王贵妃赠七娘书画一事,汴都城中传得沸沸扬扬,仿佛七娘已是准郓王妃。
别的太门生们见有小娘子来,皆围在墙边挤着看。远远瞧去,只是层层衣衫,堵得水泄不通。
当时七娘一句“又作团聚客”,而许道萍接了句“还怜得志宾”。二句意境,与此时倒出奇地类似。
陈酿一愣,他一贯早来的,而魏林惯了地早退。他说出此话,到底有些好笑。
“你跟着我何为!”朱凤英遂拿团扇戳七娘的肩,逼得她猛退了几步。
七娘点点头,现在,仿佛也只得这个解释了。
他风俗似的执起笔,总想写些甚么,却无从落笔。只任由墨点滴滴打在纸上,和着新沾的雨水,晕出陈迹。
说罢,那丫头只兀自去了。
七娘一惊,直直看着朱凤英:
七娘忽正色道:
油灯明灭,空荡荡的屋子,唯他一人。四下无声,温馨得叫民气慌。
此番她入太学一月,正巧郓王亦观察一月。其间关联,仿佛已不言而喻。
七娘猜疑地盯着她。
陈酿负手核阅他,只正色道:
忽而,她猛地顿住,回身对着七娘。七娘一时反应不及,差些一头撞上去。
次日一早,他带着满脸倦意至学上,却被太门生们的行动,实在惊了一遭。
“昨夜睡得迟些。”陈酿笑道。
“陈兄如何此时才来?”
七娘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捏着眼核阅她。朱凤英心虚,遂快行了几步,七娘只紧追不放。
朱凤英一味对付,道:
“如何,你那小先生近在面前,你倒是近乡情怯了?”
朱凤英撇撇嘴,摇着扇,又行至案头坐下。
“人家烦呢!偏表姐还落井下石!”
七娘又何曾服过她?这二人辩论起来,能闹上一天一夜,畴前谢、朱二府,便没少受她们折腾。
她决计躲避着七娘的眼神,只道:
“不可。”
这道圣旨也太怪了些!纵使七娘有这份心机,她哪来这个本领?
“天然是信了你的话,故意成全!”
“大师本日,怎的这等昌大?”
见着陈酿来,魏林忽上前酬酢:
“表姐如何晓得?”
还不待开门,只听门外的丫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