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我入门来5[第1页/共2页]
“老爷只知高处不堪寒,却不知旁人的得寸进尺。且不说别处,便是本日二弟妹说的话,老爷也不是没闻声!”
朱夫人又道:
朱夫人在闺阁时便听闻,当年在太学,谢诜的骑射是极好的。又因着与他订婚的原因,总多上几用心。
她指给七娘看,一面道:
这些日子出门,街头巷尾尽是说此事的。听闻,另有平话的优伶,编了戏本来讲。
“老爷!”朱夫人有些撒娇,“我都是为着七娘好,为着我们谢府好啊!”
自七娘去后,一屋子的人各自言语,人声鼎沸。
依圣旨所言,许朱凤英与七娘入太学一月,研习礼乐,兼通圣贤。虽只短短一月,可这等光荣,自太祖建国以来,便是未曾有的。
谢府本就一门荣光,现在更添一层,连小娘子也备受喜爱。老是令人恋慕非常的。
上回山贼一事,谢诜已然活力得很,朱夫人现在还心不足悸。
谢诜与朱夫人面面相觑,此番圣旨来得俄然,也不知是何原因。只是宫中人临走时,倒提了句郓王。
只是不待她问,倒是周夫人先道:
她见谢诜似是深思,接着道:
朱夫人看向七娘,瞧着她统统所思的模样,应是有迹可循。
朱夫人回身对着他,蹙了蹙眉:
朱夫人现在不睬事,倒是惯着周夫人更加对劲无方起来。
“她不太小孩子心性,念甚么书来!只是,此番是圣上旨意,倒孤负不得。”
“既是圣上旨意,叫七娘好生备着,不混闹也就是了。至于别的,容为夫再看看,考虑些光阴罢。”
她言语含酸,七娘如何听不出?
“为妻知老爷淡泊,可树欲静而风不止,激流勇退,一定便能保全。何况,那岂是谢府要的面子?”
“此番不比畴前,万不成率性而为。既是圣高低旨,你好生读书也就是了。千万勤奋些,可晓得了?”
七娘一时猎奇,凑上前去便问:
是夜里,伉俪二人正要安息。朱夫人焚上几片安神香,只将拨火的玉钗放在一旁。
他们或是恭喜谢诜佳耦,或是说七娘现在费心了。总之,尽是说不尽的好话,盼不完的繁华。
朱夫人不平,又道:
朱凤英也罢了,她本就是汴京数一数二的才女。可自家七娘,如何看,也不是个读书的料!
朱夫人又转向七娘道:
谢诜只摇了点头。
只是,谢诜与朱夫人倒有几分不安。
此番之事,畴前闻所未闻。不独贩子百姓,连官僚世家亦群情连连。
此番若非圣高低旨,他谢毫不得,不定又要怒斥她一通。
这般言语,直呛地周夫人说不出话。拿圣上压人,未免太浮滑了些。
如有不知此事的,只怕不是外来人,便是坟包中的亡魂了。
朱夫人说罢,便让金玲送七娘往老夫人处去。
眼下看来,陈酿是不能希冀了。
那日宫中人去后,谢府世人只皆围着七娘。
才说罢,他便躺下兀自睡去。话已至此,朱夫人只得点点头,遂也不敢再劝甚么。
她只道:
七娘心不在此,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他们像不认得七娘似的,拉着她左瞧右瞧,高低打量。
浩繁礼节下来,至太学时,已是午后。
“午后我着人探听过,说是这一月,郓王奉皇命观察太学,一向在呢!”
陛下本就书画双绝,即位之前,已是闻名天下的大才子。贰心中惜才,倒也在道理当中。不然,谢府也不必养着许道萍了。
只见谢诜脸朝外,背对着朱夫人。他虽是文官,可肩背挺括,亦能叫人放心。
“像是王贵妃的意义。之前宴会上,她便对七娘另眼相看,后又赏下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