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风流子2[第2页/共2页]
只听他接着道:
“五十阕之数,不及一句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摆摆手,笑道:
听府官唤了本身的名字,张政蓦地一惊,忙起家施礼:
恰是谢诜的旧作!
想来,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江宁知府赵明诚。他未着朝服朝冠,以燕居打扮相待,倒像个做学问的夫子。
碧袍官员点了点头,方道:
谁知,朋友只道:
亦从未健忘,他曾对七娘承诺,要带她回汴京的。
“也罢。先论学吧。”
江宁府府官早见惯了这般气象,也不觉有甚奇特。
赵明诚顿了顿,又含笑道:
可眼下,大河以北已然沦亡,江南也不过是临时偏安,迟早另有硬仗要打呢!江宁重镇如此民风,也不知是好是坏。
“与陈兄说句实话,赵大人所喜之文,我总觉着文气太重,有些软弱。眼下金蛮子虎视眈眈,如此文章流行,一定是件功德。”
陈酿轻叹了一声,于他而言,又岂会对故都没有惭愧呢?十年寒窗,不求贵显于天下,但求一番报效,守个国泰民安。
赵明诚见着,思念之余,却起了斗词之心。他当即废寝忘食,狂作五十阕《醉花阴》,并着夫人之词,拿与有人批评。
“你们当中,有前辈与我的夫子年事相仿,自当受我一礼。”
陈酿见张政吃惊模样,只沉默笑了笑。
张政遂作揖道:
一说话罢,张政受宠若惊。
而现在,他身为江宁知府,总该在其位谋其政。故而批评诗文之时,也有了另一番考虑。
张政忽抬高了声音:
“易安夫人大才,门生愿闻其详。”
赵明诚笑了笑:
听闻李氏夫人又添诗作,世人皆猎奇不已。
见他坐定,世人遂起家作揖。
“我这就评了,所言不当之处,还望座中有大儒斧正。”
世人偏居江南富庶之地,成日吟风弄月,或无病嗟叹。自发得作得一手好学问,却忘了靖康元年,都城汴京所受之耻。
丰年纪大的,因久考不中,常受人挖苦。见知府大人这般相待,直冲动得热泪盈眶,不时还抬袖揩泪。
“生当作人杰,
他言语谦逊,面色和顺,方接着道:
赵明诚思忆一回,方起家吟咏道:
“大人过誉。粗文野字,恐污尊眼,劳大人批评,已是三生幸事。”
只听赵明诚道:
畴前在谢诜书房,他也读过些赵明诚的文章。诚如张政所言,文辞才情之上,确是无可抉剔。若在乱世,当领得一方文脉学术。
只见他神情暖和而有礼,儒雅超脱间,又带着中年男人的沉稳。风骚才子一词,用于他身上,倒觉着与年纪无关。
一名穿碧色袍服的官员向赵明诚行过一礼,只低声私语道:
只见楼阁深处,正行来一青袍文士。他约摸四十五六的年纪,衣袂翩然,短须规整而高雅,自有一番风骚之态。
但他没忘!
待礼毕了,赵明诚方含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