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流年[第2页/共2页]
万年,女孩儿长成了婷婷少女,小童变作了毓秀少年郎。
她本居佛心,凡尘不扰,世事于她皆无知。他本贵爵傲,风骚多情,天长日久怎可托。
(凡是故事皆有因果。这篇番外写的是当年水神洛霖、花神梓芬以及天帝之间的初遇。)
身后,惊醒了丛丛海棠。夜风如慨气,无人晓得初春的第一朵海棠何时绽放,好似无人发觉运气的谱线何时张网。
旦角菱花半掩面:“那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
“弟子于屋外林中发明了这小娃娃,恳请徒弟救别性命。”小童见那婴孩气味渐弱,感同身受般唇色发青,面上出现一层揪心之苦。
然,纵是桃艳曲绵,也比不过这戏园一隅里冷静鹄立的一个袅袅身姿,此人不是别人,恰是下凡布花的花神梓芬,为那戏文所引,停下脚步在此细心聆听。
那小童哈腰在一株垂丝海棠边蹲了下来,放下灯笼,一手扶起不知何时被压折的枝丫,一手从怀中取出一条乌黑丝绦将那残枝圈圈缠绕牢固,复又打了个快意结方才放心肠罢休。回身看那一地落英,蹙了蹙清秀的眉,多少不忍。待要提灯拜别,却见一角缃色自那满地淡粉嫣红的花瓣中模糊透出,似有一团隆起之物,月寥灯疏,远看并不逼真。
人皆道:最是怕情深缘浅、有缘无份。
平生一旦目光胶着缠绵。
缘何爱?因何恨?
世上万般故事,不过生、离、死、别。世人诸多牵涉,不过爱、恨、情、仇。
厥后,天界太子以戏文相邀,隔三岔五将花神请上天界听戏,戏中俪人成双,情义潺潺,昆曲本缠绵,专擅于情,本是“事情”经这一唱便也成了“情事”,再加常日里太子有礼相待,密意款款,花神本涉世不深,心机纯真,天长日久,怎不沦亡。
园中桃树下,三两乐人丝竹伴奏,平生一旦两个伶人水袖翻飞,唱腔气无炊火,泼倾泻洒得满园春意泛动,恰是“不到园林,安知秋色如许?”
“徒弟!徒弟!~”声声疾唤伴着廊外慌乱的脚步频传入内,屋内挑灯之人却恍若未闻,专注于手中页椟,目光未曾移过半厘。待小童破门而入跪于身前约摸一柱香后,方才抬了抬眉,放下文籍,暴露一张道骨仙风之面,白发童颜,难辨春秋。
席间,竟搭了戏台子,仿那凡人唱起了戏,众神甚觉别致,均停了扳谈阔论,屏神聆听。音起曲开,台下花神略觉些许耳熟,细细一品,竟是昨日在尘寰听到的曲子,不免有些猎奇,昂首一看,正对下台上人一双吊梢含情目。
“徒弟,若能留得她一缕元魂,弟子愿担这反噬之果。”小童净水目翦翦,盘石不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