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吾春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回 仲氏才俊继少傅 公子坦诚觅贤能[第1页/共2页]

云书阁乃公子府重地,能进之人,唯独公子与少傅,仲青未有官职,如何能进的来?

“知又如何?吾身流姜氏之血,虽有公子之名,却无公子之实,何人在乎吾之贵贱?”姜白面庞凄楚,顷刻,历历旧事涌上心头,苦不堪言。

“始洲分,礼乐衰,而置此《易传》《尔雅》,真是贻笑风雅!”持一古卷,面上盖灰,姜白将其拂净,不由嗤笑。

“家父年龄已高,目不明,耳不聪,已向君上保举,由我继任少傅之职。”仲青笑道。

“请起!”姜白将其扶起,戴回青铜兽具:“入宫以来,未见君母,当去玉芙宫拜见,暂行告别。”

大国公子,活不如民,残喘至此,悲哉悲哉!

“君父经天纬地,昔年送籽实为无法,以白一人而换狄燕百年交好,白觉得傲!”姜白叹道。

“留步。”

人去阁空,姜白乐得清闲,手持一爵,廊间闲逛,边喝酒,边翻古卷。

“你怎在此?”姜白惊奇。

“吾身为质子,谈何长留?”姜白摇首。

姜白循声走去,一疾步跃入柜后,但见柜后,一人席坐于地,身边伴青灯,借烛火之明观书,兴趣勃勃,如置身酒池中,没法自拨。

“子游当真欲助我此残破之人?”见他掩面不忍相视,姜白怆然。

此人年不过二五,面秀而俊,身穿朝服,手捧一卷《孝经》,致志研读。

“仲青?”见其状貌,姜白忽生亲热,脑中激灵,惊呼出声。

姜白惊觉,将古卷放下。

“公子白,别来无恙乎?”朝服青年被认出,会心一笑。

“公子勿悲,青且问一句,公子可愿长留临淄,不复狄归?”仲青道。

仲青郑然道:“公子摧辱十五载,日夜思愤,此等情意,青深感其受,今公子回朝,青愿倾力互助,铺一君王之道!”

“当真?”仲青笑道:“游子千里顾念家,纵有一死抱骨归,公子乃诸侯以后,姜氏后辈,莫非心甘作那狄人质子?”

自入临淄来,大家视他为番邦外族,守城将士畏其身份,故不敢言,同宗族弟个个冷酷相待,恨不得将他赶出西燕,更有甚者,连狄人大将呼延单皆不将他置于眼中。

仲云膝下有一子一女,宗子名青,字子游,按始洲律法,上至诸侯,下至公卿大夫,其位皆要传于嫡宗子,仲云上书君上,告老怀乡后,仲青代替其少傅之位,名正言顺。

姜白点头,他少时也曾入阁听学,仲少傅另有青发,一晃十五载,竟已人老气衰,去官涵养,其中滋味,当真难以言表。

“子游,此话何意?”姜白冷目而视。

“公子明鉴,外人言,西燕之盛乃君上文德之功,依青看,若无公子出塞,以身侍狄,换两国十五载罢战安宁,西燕焉能有本日?”仲青道。

西燕国君知仲氏一门抱屈受辱,怜悯有加,又念其精通礼法才学,故封“少傅”,姜氏一族公子公孙,十之八九,皆授学于仲氏。

阁楼诺大,分开三间,纵横六排书厨,而在暗处,幽幽灯火阑珊,映出一道影子。

“遐想公子侍狄,青常暗伤,多次命人送手札于公子,其中处境,外人不敷为道,青岂不知?”仲青哀道。

“公子大义,坦诚相见,青必不负君!”仲青拭泪,半跪于前。

“刑不上大夫,仲青无惧也!”仲青有恃无恐,立品道:“其间只你我二人,畅所欲言,言无不尽,何必顾忌?”

“胡言!”姜白大怒:“大胆仲青,枉尔为西燕肱骨,国之少傅,竟敢妄议君父,不惧于午门刑乎?”

“公子一别多年,今回朝道贺,可有事办?”仲青问道。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