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姜君保国不念情 赵姬一怒毁亲儿[第2页/共3页]
“传孤之命,诏令季玄为和亲特使,刘诚之随行,代孤出使北狄,迎娶鬼方淑,即令赵姬次子姜白与其同往,竖日出发,不得有误!”姜武行笔一竹简,亲身回函鬼方裘,应其和亲之请。
赵姬道:“育二子,姜淮,姜白。”
心中存疑,世人不敢明问,恐怕触怒君上,恐遭身故了局,悻悻领命,赶去偏殿见刘都尉。
赵姬见他灵巧如此,肉痛似泣血,强耐住性子,取过发簪,放在其面上。
姜武摸索道:“今孤有一事,不知夫人可否应允?”
赵姬见他忧愁,不由道:“西燕安平无战事,臣忠民爱,丰衣足食,无人不为之欢乐,君上忧愁何事?”
姜白年方垂髫,哪知军国大事,因赵姬以发簪刺其颈,滋滋流血,痛的大呼,只得泪眼昏黄,望着将他推入深渊的慈爱君父。
“你!”姜武气的三尸神诈,赵姬常日顺服,本日却为保爱子一命,不吝以死逼迫,的确悖逆!
“孤自登基,十年不足,今始洲动乱,三百诸侯分崩离析,整日兵戈相见,形如散沙,诺大始洲各处烽火,唯独我西燕之地,东临大海,南无劲敌,西有陇山为界,国富民强,安居乐业。”
寺人来回相视,心神俱震,西燕与北狄向来水火不容,数百年间战役频燃,早已结下存亡大仇,君上不亲率雄师攻伐,反倒和鬼方裘和亲,要娶其妹,还将公子付于狄人,这是何意?
“痛哉痛哉,痛不成当!”姜武唏嘘道:“可孤身为西燕之君,该当为民尽责,以一子而罢两国十数年兵戈,虽肉痛如绞,但值也,足也!”
赵姬不解其意,常日君上与她如胶似漆,只问起居饮食,今儿如何提起此事来了?
“君夫人请!”寺人点点头,屈身哈腰,朝两边散开,让出一条道。
“君父,疼!”
“君上!”赵姬听此蜜言,新欢如潮,面红耳赤,如酒醉睡梦,偎于姜武怀中。
赵姬启朱唇,舌吐芷气,转目秋波,口称:“小童愿君上万福安康。”
姜武忧心忡忡道:“北狄不除,永为孤心头大患,何如狄人刁猾狡猾,且民风刁悍,素有骁名,一旦战事起,狄人必将入城搏斗,当时,西燕再无宁日。”
赵姬甚为不解,翻开卷轴,见羊皮中所记之事,心忽一窒,娇唇微颤:“君上是何意?”
手伸将,又收回,姜武长叹一声,坐于沉香,闭着眼,不肯再看他。
“夫人言重了。”姜武起家宝座,轻拉赵姬糅夷,垂怜道:“夫人常伴孤摆布,一晃经年,此份女儿心,远胜那三千军功!”
“谢君上!”赵姬起家,道:“不知君上召小童来,所为何事?”
赵姬乌云迭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柳腰,似海棠醉日,不亚九天仙女下瑶池。
姜武一声断喝:“孤意已定,夫人休要再言。”
刘诚之见机,知君上有事与赵姬商讨,不敢久留,领了君命,缓缓退出朱门,赶回虎贲营去。
刘诚之迷其姿容,恍忽间,赶快施礼:“末将见过君夫人。”
他虽厚爱赵姬,但国事当头,容不得半点私交,以子平战,孰轻孰重,即算旁人也能清楚!
“白儿,君父无情,此行送你归去,一别遥无可期,但儿远行,母甚担忧,现在送你一礼可好?”赵姬抱着姜白,满脸的慈爱宠溺。
不时,赵姬带公子,过九龙桥,过白玉阶,至广元殿外。
但君上有问,赵姬不敢不答,便道:“小童及笄入宫,奉养君上,已逾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