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姜君保国不念情 赵姬一怒毁亲儿[第1页/共3页]
姬含泪悲呼,玉手抓过发簪,抵在姜白脖上,状欲行刺:“君上若不允,赵姬甘心杀子,也不肯其沦为北狄之奴。”
姜武见状,心生噩兆:“赵姬,你欲所为?”
手伸将,又收回,姜武长叹一声,坐于沉香,闭着眼,不肯再看他。
他虽厚爱赵姬,但国事当头,容不得半点私交,以子平战,孰轻孰重,即算旁人也能清楚!
怀胎旬日,子乃她肉,子为她血,现在君上为保西燕边疆安宁,竟要弃子而送北狄,这无异于割其肉,饮其血,让她如何舍得?又如何能应允?
姜武道:“北狄凶悍,为保西燕百姓安宁,孤欲应鬼方裘之请,迎娶其妹鬼方淑,并送一姜氏后辈前去北狄,收归鬼方氏扶养,吴姬离世,留下独子,孤不忍送之,然夫人膝下二子,可否为孤舍子而保承平?”
“你!”姜武气的三尸神诈,赵姬常日顺服,本日却为保爱子一命,不吝以死逼迫,的确悖逆!
姜武再问:“可有子嗣?”
门外奉养的寺人见君上发话,赶快排闼而入,却见赵夫人瘫坐在地,梨花带雨,神采凄苦,公子白满面鲜血,状容可怖,一时竟纷繁愣在当场,不敢言语。
“白儿,君父欠你一情啊!”姜武心头哀叹,背过身去,不忍见那鲜血孩提,大声道:“寺人?”
其声娇媚,令姜武魄散九霄,骨软筋酥,遂道:“夫人平身。”
姜武忧心忡忡道:“北狄不除,永为孤心头大患,何如狄人刁猾狡猾,且民风刁悍,素有骁名,一旦战事起,狄人必将入城搏斗,当时,西燕再无宁日。”
赵姬不解其意,常日君上与她如胶似漆,只问起居饮食,今儿如何提起此事来了?
赵姬甚为不解,翻开卷轴,见羊皮中所记之事,心忽一窒,娇唇微颤:“君上是何意?”
姜武道:“刘都尉,你远来辛苦,在偏殿修整半晌,即回灵州边疆!”
“传孤之命,诏令季玄为和亲特使,刘诚之随行,代孤出使北狄,迎娶鬼方淑,即令赵姬次子姜白与其同往,竖日出发,不得有误!”姜武行笔一竹简,亲身回函鬼方裘,应其和亲之请。
“君夫人请!”寺人点点头,屈身哈腰,朝两边散开,让出一条道。
赵姬知局势难回,止住酸楚,不顾姜白一眼,回身回了玉芙宫。
赵姬见他灵巧如此,肉痛似泣血,强耐住性子,取过发簪,放在其面上。
赵姬乌云迭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柳腰,似海棠醉日,不亚九天仙女下瑶池。
“孤自登基,十年不足,今始洲动乱,三百诸侯分崩离析,整日兵戈相见,形如散沙,诺大始洲各处烽火,唯独我西燕之地,东临大海,南无劲敌,西有陇山为界,国富民强,安居乐业。”
天下无母不爱子,姜武欲送其子于北狄莽夫,如送羊入虎口,何况狄人向来奸滑,言而无信,质子一去塞外,莫说十年,恐毕生不得再回临淄啊!
姜武目露豪情之色,可脸无神光,略显忧愁。
姜武摸索道:“今孤有一事,不知夫人可否应允?”
“君上!”赵姬听此蜜言,新欢如潮,面红耳赤,如酒醉睡梦,偎于姜武怀中。
寺人来回相视,心神俱震,西燕与北狄向来水火不容,数百年间战役频燃,早已结下存亡大仇,君上不亲率雄师攻伐,反倒和鬼方裘和亲,要娶其妹,还将公子付于狄人,这是何意?
刘诚之见机,知君上有事与赵姬商讨,不敢久留,领了君命,缓缓退出朱门,赶回虎贲营去。
西燕城民皆知,吕公姜武自继父尊位,娶三女,乃为吴姬,赵姬,郑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