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2页/共2页]
“这……”徐晃面色微变,在刘奇含笑的目光中,沉默了好久,他微微拱手,“请恕公明不敢请尔。”
“将军,可已安息?”门外的亲卫,俄然开口小声扣问道。
“为何?”刘奇不恼,持续含笑发问。
“公明请坐。”刘奇拉着徐晃坐到本身身侧的长案以后,现在,案上已经备下牛肉、烧鸡、烈酒。
“公明,你乃兴义将军部将,听闻,陛下意欲东归之时,亦是你出言相劝兴义将军,方才让他转意转意,护送天子东归。”
徐晃已经是脱下长靴,筹办脱衣寝息,毕竟明后几日,还须得面见刺史刘繇,参与武乡侯刘奇大婚,尚需费心。
“未曾,何事?”徐晃微微皱眉,当即传好了靴子,迈步走向帐门。
跟随一江东雄主,天然赛过人间懦夫。
徐晃连称不敢。
“公明当真忠义。”刘奇笑道,举碗再敬。
徐晃面色微惊,随后又下认识道:“此事,为何奉告于某?”
他踌躇半晌,取了外衫披在身上,“让他出去吧。”
“天然是有要事,来来来,先干了这一碗,再说不迟。”刘奇当即举起手中的酒碗大笑。
“明日吾便向太仆明言,留将军于江东练习兵卒,镇守别宫,倘若他日陛下渡江北来,便由将军麾下虎卫营夜宿宫墙,镇守表里。”
徐晃微微一惊,随后点头。
刘奇微微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将军无需如此,那杨奉虽对将军有汲引之恩,但却吾主君之仁义,然大汉天下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将军另有一身勇武,莫非当真甘心做那旗下数百人统帅?”
“夜已半夜,武乡侯亲卫长寻吾何事?”徐晃心生猜疑,但人在屋檐下,如果无所要事,对方明显也不会主动寻上门来。
如此,方能在月余有此良效。
刘奇微微一笑,“那此番,公明护送天子使臣北来江东,但是本身请命?”
徐晃亦是再干了一碗。
徐晃面色一惊,“晃身负皇恩,岂能……”
“喏。”
“饶是吾家少将军在旁外新营中军大帐中相邀将军夜下同饮,不知将军可愿往之?”
“吾在长安时,便听闻江东有一文武双全的少年将军,数月间,便连败诸路诸侯,安定江东四郡,乃大汉隽才,早已神交已久。”
“晃素无勇名,仅一帐下小校,不知武乡侯为何如此看重于吾?”徐晃这话问得很当真,目光清澈地看着刘奇,眼中也带着几分等候。
“江东新定,百废待兴,吾以屯田养兵,数年以内,可募兵马十余万众,但能养之兵,却独一八九万,除却弹压山越、贼寇之兵,可变更者,不过四五万。”
刘五笑道:“少将军有言,将军乃是忠勇之人,断不会背弃大汉皇室,当可直言无妨。”
“少将军帐下,皆是能吏干将,所练兵马,不过月余便有如此军列,假以光阴,经历战阵,必可成天下强军也。”徐晃这话倒也没有扯谎,刘奇没有在军中变动职务,但后代军训中的行列整训之法,他倒是融入了新编军法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