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自毁长城[第1页/共3页]
歌声渐消渐远,终究细不成闻,六合重新规复寂静。
先是听到咯吱声响,陈永华似在床前椅上坐下。接着就听他轻声道:“守义兄,施琅的事情我很抱愧。”
寝室再无非常动静,徐文宏与陈永华垂泪对视,沉默无言。
吴豪是前锋营副将,作战英勇敢打敢拼,向来被国姓爷倚为亲信,想不到竟然也成了叛党。
陈永华暗赞徐国难机警,起家道:“酒就不消喝了。守义兄,你好生歇息,永华明日再来看你。”
沉默半晌,缓缓道:“我已命令玄水堂弟兄暗中动手,毫不能让施琅为鞑子所用,毛病反清复明大计。”
语音有些哽咽,“国姓爷借机诛连,到处拿捕背叛,只能自毁长城,误了反清复明大业。”
他说话毫无顾忌,手上马队哪个不凑趣,跟着哈哈大笑起来,震得芦荻丛中地鸟雀扑簌乱飞。
他顾不得疼痛,凝神聆听两人说话。
沉声吟道:“九州生铁铸大错,答复中原恃何人。”
徐文宏面上微现怒意,转眼规复普通,淡淡道:“本来是冯锡范统领,连夜领兵赶路,想必又要升官发财。”
徐国难连声承诺,恭送陈永华分开。
见精皮后生竟然吓成如此模样,徐文宏点头苦笑,刚想走进院门,徐国难忽地凑到老爹耳边,轻声道:“教员来啦!”
闽南地区贫乏战马,国姓爷帐下以步兵和海军为主,虽有铁骑营冲锋陷阵,但平凡人物哪能等闲见到勇猛马队。
又是吱呀声响,徐文宏在另一张椅上坐下,苦笑道:“复甫兄何必自责,施琅蒙冤与复甫兄毫无关联,只是——”
椅子吱呀一声大响,徐文宏沙哑嗓子道:“施琅确是率军复台最好人选。可惜国姓爷误信奸言,命令诛杀施琅满门,施琅身负血海深仇,哪肯为复台经心极力。”
徐国难中午只吃了半碗刀削面,早就饿得狠了。忙切了一大块放入口中咀嚼,竖起耳朵偷听寝室说话。
徐文宏啊了一声,半晌喃喃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徐文宏听得神采剧变,忍不住道:“如何——有这么多叛党!”
陈永华伸手搀起,苦笑道:“好孩子,辛苦你了。”
他耳力惊人,数丈内偷听说话已是无碍。
徐文宏已完整复苏,坐直身子冷眼瞪视火把,抿紧嘴唇一声不吭,神情非常冷峻。
陈永华冷声道:“不但不会极力,以施琅倔强脾气,十有八九还会逃往福州投降鞑子,成为国姓爷的存亡大敌。”
没等他想明白,就听陈永华苦笑道:“事已至此,夫复何言。守义兄内心必然怪永华多事,与施琅无亲无端,何必暗中护送逃脱,弄成本日难堪局面。永华之以是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满是为了给国姓爷预留退路。”
眸中精光一闪,瞧着棺材笑嘻嘻道:“本来想讨口彩,升官发财,风趣!”
徐国难怔怔站立了一会,晚风吹在身上不自禁打了个寒噤,刚想回身回院,听到脚步声又由远而近传了过来。
陈永华苦笑道:“此一时彼一时。永华料不到国姓爷误信冯锡范教唆,命令诛杀施琅满门,自毁长城铸成大错。”
徐文宏不言不语,怔怔望着火把消逝在夜空当中,眼里忽又留下泪来,嘴唇嚅动喃喃自语。
陈永华沉默半晌,轻声道:“国姓爷也有难处。郑老太爷亲笔密信要郑彩造反,帐下将领大多惶惑不安,如果不铁血弹压,示之以威,恐怕——”
徐文宏冷声道:“诛杀的有几人是真正背叛。施琅蒙冤出逃,不分清红皂白先行诛杀满门,莫非要逼迫施琅投降鞑子,反过来与国姓爷为敌。”
徐国刺耳得眼睛酸涩,眼泪终究忍不住滚落下来,融入已经切好的酱牛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