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菘菜豆腐保平安(四更)[第2页/共3页]

常风腰配绣春刀、挂着蝎子弩,就保卫在卧房前。

这副中堂联署名,竟然是「于节庵」!

仆人马平上了饭菜。两碗粟米饭,外加一碟炒菘菜,四块腐乳,一碟咸萝卜丝,就是二品大员和二品诰命的晚餐了。

大儿子马璁,以举人身份外放四川做了县主簿。

怀恩拱手:「是。」

但是,被裁武将们并不是他的仇敌。起码他不把他们当作仇敌。

马文升坐定:「你们常日用饭,我这里可管不起。好家伙,一百多号精干男人。吃我一顿,我得饿半年。」

小儿子马玠是个纨绔后辈,游手好闲。马文升气得跟他断绝了干系。

马文升实在也挺头疼武将们抨击他。

他惊呆了!这就是兵部尚书的府邸大厅?

马文升只好自掏铜钱,让老仆到南城的旧货场挑了些陈列家具。

在疆场上,跟女真人、鞑靼人、瓦剌人那些内奸作战,马文升从未怕过。

常风赶紧点头:「部堂高见。」

亲军二十六卫之一,名义上属兵部统辖,马文升算他们的顶头下属。

有锦衣卫贴身庇护也好。免得将精力华侈在防备无耻偷袭上。

既是贴身庇护,用饭也要跟着。常风跟着马文升来到了饭厅。

马文升有一房老妻,两个儿子。

马文升如许的清官,他没见过。

「怪不得他高升回京。老奴让他请吃酒,他回回推三阻四呢。」

弘治帝又指了指密折:「之前锦衣卫递上来的密折,全都是参劾折。」

不管到那里为官,他都带着这副中堂联。

在保护马文升的漫冗长夜里,常风开端思虑。思虑本身究竟要当如何的一小我......

马文升不再说话,批阅文书一向到子时,才去了卧房安息。

他看着马文升在一盏并不敞亮的油灯下,吃力的翻阅着文书。

说着弘治帝翻开了密折。

桌子、椅子都是杨木的。上面虫蛀斑斑。不过擦拭的倒是挺洁净。

下联是「民气当镜月萦怀」。

常风跟着马文升来到了大厅。

常风没有回府,而是回了锦衣卫。他将马文升的诸般贫寒,写成了密折,递进了宫里。

下晌,乾清宫内。

弘治帝道:「怀恩,你当即去内承运库拿五百两银子,赐给马文升。」

三十九年畴昔了,马文升从未敢健忘恩师的教诲。

于谦,号节庵。

但弘治帝忽视了一点。这宅子是空的。内里没有甚么陈列。

常风道:「马部堂。皇上很看重您的安危,给我们下了旨,就算您用饭、睡觉、上厕所,我们也要跟着。」

马文升道:「嗯!饿了。马平,摆饭吧!」

马文升的夜糊口,则是批阅各省都司、卫所报上来的文书,研讨舆图。

「常风的差事当得好啊。锦衣卫是天子的耳目。不但要禀报百官犯警情事,也要禀报清官

成化朝的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一到夜里就赴酒宴、赏瘦马、听昆曲,极尽吃苦。

常风看得一阵心伤:马部堂不晓得明天我和袍泽们要来,明显不是装贫寒给我们看的,是真贫寒。

马文升感觉家里寒酸的饭食在锦衣卫面前丢了他兵部正堂的脸面。

怀恩拿着一份折子走了出去:「皇上,常风有密折递进。」

景泰二年,马文升中进士,座师恰是于谦。于谦送了马文升这幅字,劝勉他当个清官廉吏。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