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菘菜豆腐保平安(四更)[第1页/共3页]
有锦衣卫贴身庇护也好。免得将精力华侈在防备无耻偷袭上。
马文升感觉家里寒酸的饭食在锦衣卫面前丢了他兵部正堂的脸面。
这些年,他抄惯了赃官贪吏的府邸。见惯了那些满嘴廉洁为官,背后富得流油的***大吏。
从古至今,清官少见,能臣更少见。
成化帝为于谦***后,他终究能够将这副中堂联正大光亮的挂起来,不时自勉自省。
马文升的这座宅子是弘治帝御赐的。
下联是「民气当镜月萦怀」。
马文升笑道:「幸亏我上了年事,不喜女色,家里只要荆布老妻一个。」
常风看得一阵心伤:马部堂不晓得明天我和袍泽们要来,明显不是装贫寒给我们看的,是真贫寒。
翌日凌晨,他护着马文升来到奉天门前。
这副中堂联署名,竟然是「于节庵」!
常风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来到门口,叮咛石文义:「去买几根高烛来。」
「怪不得他高升回京。老奴让他请吃酒,他回回推三阻四呢。」
马文升只好自掏铜钱,让老仆到南城的旧货场挑了些陈列家具。
但是,被裁武将们并不是他的仇敌。起码他不把他们当作仇敌。
于谦,号节庵。
「留宿我也管不了。我这宅子倒是够大。但被褥没那么多。」
「你奉告常风。他的出息,远不止一个小小千户。」
因而马文升说:「我是山珍海味吃腻了。偶尔换换口味。岂不闻有民谚曰,鱼生痰,肉生火。菘菜豆腐保安然?」看書菈
无一例外,全都是便宜货。
说着弘治帝翻开了密折。
常风只得道:「这高烛是锦衣卫那边的公物,不要钱的。」
马文升进奉天门前广庭插手早朝了。常风则留在了原地。
不过大厅中堂两侧挂着的春联倒是笔力遒劲,非常大气。
两个儿子都不在府中。
马文升如许的清官,他没见过。
「老奴还觉得他性子孤傲,不肯跟内宦走太近......错怪他了,他底子掏不出酒宴钱。」
「走吧。随我进府。」
常风将高烛扑灭,放在马文升的书案上。
弘治帝一脸伤感,他将奏折给了怀恩:「你看看吧。」
不管到那里为官,他都带着这副中堂联。
的良行。」
「我如果有几个小妾。早晨跟小妾捣鼓点事儿,不白让你们锦衣卫的人看了活春图?」
未几时,石文义将高烛买回。
景泰二年,马文升中进士,座师恰是于谦。于谦送了马文升这幅字,劝勉他当个清官廉吏。
大厅前桌上摆放的一对儿帽筒,都打着铁锔子。上面的裂缝像一条蜿蜒盘曲的蛇。
马文升有一房老妻,两个儿子。
弘治帝又指了指密折:「之前锦衣卫递上来的密折,全都是参劾折。」
总之,本朝兵部尚书的宝宅陈列,连千户常风家的都远远比不上。
既是贴身庇护,用饭也要跟着。常风跟着马文升来到了饭厅。
马文升昂首瞥了一眼常风,又看了看火光摇摆的高烛:「这个月的禄米、官饷还没发。我可没钱给你。」
马文升的夜糊口,则是批阅各省都司、卫所报上来的文书,研讨舆图。
马文升实在也挺头疼武将们抨击他。
弘治帝道:「哦?朕派他去庇护马文升,查刺杀案。莫非他已经抓到了刺客,这场刺杀案背后牵着甚么惊天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