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美慈善观比较(2)[第1页/共4页]
王牧笛:如果统统人的捐款行动都成了“被捐”,这就成了一场秀,想想看,这个秀太可骇了。
郎咸平:就是因为捐款你没有透明,老百姓不晓得如何用的,那这个谎言必定就会出来。
王牧笛:以是明天我们即是从两个维度来谈慈悲这个关头词,一个是从汗青文明传统,另一个是从轨制扶植或者渠道扶植,从这两个层面看下来你会发明,中国的富人阶层要在慈悲范畴大有作为的话,就需求一个体系。
郎咸平:比如说我们汶川地动的时候,你看看,有钱人也好,公司也好,影视明星也好,我们的网友逼着他们捐款,他们捐了多少钱都要表暴露来。当然很多人是假捐,还闹了一大堆事件,比如章子怡事件。
郎咸平:那是一个非常高的境地,我们现在底子就不存在这个。
郎咸平:对,但是为甚么会有这些谎言呢?
郎咸平:慈悲的目标是这个!
郎咸平:这是一个社会给的压力,逼得你不得不捐款。
李银:这是慈悲吗?这是一个小我形象的营销。
王牧笛:以是说现在中国要从传统慈悲走向当代慈悲,从小我慈悲走向构造慈悲,特别是当代慈悲。中国慈悲财产的透明化、标准化、标准化的题目是现在最大的一个软肋。
李银:我小我会感觉它不太像慈悲了,因为慈悲是一个志愿的行动,是志愿捐赠的。如果用条则规定或者是强迫他履行的话,味道就有点变了。
李银:有人跟我们建议,说让巴菲特跟比尔・盖茨过来,先去寺庙找一个大师,让他出头来捐献,结果绝对会好一点。
王牧笛:但我们这边能够挑选的就很少。
李银:中国慈悲捐款总数的75%是外洋的,然后10%是官方的,15%是来自富人阶层。如果均匀下来的话,中国人均慈悲捐款的数额是美国人均的五千五百分之一。
郎咸平:但是它如何做,我们又不晓得,我们不是像美国这么透明的。
郎咸平:另有更成心机的,1999年以来天下红十字系统共筹集了15亿元的款物,对5000多万灾区大众停止了救济,如许算下来,我们发明每一小我接管的救济是30块钱。另有持续7年展开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共投入2.5亿多群众币,在除夕、春节期间为94万多户,大抵524万人送去了关爱和暖和,我们算了一下,均匀每一小我在春节期直接管的救济是47块钱。你说这类捐助有甚么用?我们这个捐助不但无效,并且走入了歧途。最驰名的慈悲家――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你不能够把这些捐款零琐细碎地分给老百姓,分完就没有了,你必须兼顾利用。但是对于兼顾利用基金的办理体例、当局的羁系、透明度,另有捐款的渠道,在我们中都城是缺失的。
李银:2004年的时候,我的几个媒体朋友想一块儿去捐助贵州省织金县后寨中学的一些失学儿童。然后就有人问我说,这个动静你如何来的,你确认吗?钱捐畴昔以后能不能到账?谁去羁系这个事儿?厥后,还真的是有媒体朋友本身去跑,去疏浚这个干系,找到了那些孩子,面劈面地跟孩子和教员交换,最后完成了这个捐赠。
李银:但您晓得吗,2004年的胡润富豪榜内里只要四位上了2006年的慈悲榜。
李银:你如何去羁系它?
郎咸平:并且更首要的是你捐了钱以后,比如说捐给这个基金会做这件事,我能够清楚地、透明地晓得这个钱就会做这件事。
李银:但是我感觉有一个进步,就比如说,我不是说我们本身的单位好,而是说一些比较好的媒体机构,他们看到那些贫苦的环境会自发地构造一些企业真正做一些事情,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如果说依托某个企业的单个行动去做的话,它的力量就不敷够大。而我们说的慈悲并不但仅是捐款罢了,巴菲特也好,比尔・盖茨也好,他们除了捐款以外还做了很多实际的运作,这一点是我们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