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艺术品的大泡沫(1)[第2页/共4页]
骆新:都是谁买走的?你能够查到这个底单吗?这是我们很体贴的。
骆新:没错,以是说为甚么我们艺术品市场的代价这么高呢,就是因为有如许的人,他完整不晓得市场,以是没法真正去评价。
骆新:我对艺术品不是特别熟,关头是我们没钱。
郎咸平:我没这个程度。我发明我现在是走投无路,股市半死不活,楼市当局主动打压,艺术品我又不懂,也不敢往银行存钱。
郎咸平:我们倒满以后就说干杯、干杯,“哐”一下就喝下去了,跟买艺术品是一样的。
王牧笛:根基是无人问津。反而是这些各式百般的官方的藏品开端出现出来。
骆新:我们也能够换一种思路,就是中国的煤老板和温州的贩子,就是这些炒艺术品的人爱国,他们情愿出那么高的代价买中国的书画,说不定反而使得西方人发明,中国的这些东西才是最值钱的。
王牧笛:以是说梵高当年在日本财团那边遭到的追捧是不会产生在中国的,中国追捧的是黄庭坚、王羲之这些人。
骆新:这叫享用。
王牧笛:我们之前说房奴、车奴,乃至我们谈天价坟场的时候说产生了墓奴。日本实在也缔造了一个新奇的词汇――画奴,那光阴本的很多企业家,包含那些富二代向西欧的几个大拍卖行高价买得这些书画,包含梵高的几幅名作,厥后都以低得不幸的代价卖出去了。
骆新: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王牧笛:我记得当时冯小刚想拍一个贺岁剧《贵族》,厥后没拍成,当时想请姜文和葛优来演,就演贵族,这个所谓贵族买了松露,然后用辣椒酱拌着吃。另有个前车之鉴,就是日本泡沫的时候,日本金融界巨擘高桥治宪的一个遭受,他当时斥资了几千万美圆购得了德国当代艺术大师基弗的11幅作品,成果作品还没送到他办公室呢,他的公司已经开张了,这11幅作品还没拆封就被银行便宜收买走了。现在有很多人以为中国还没有到泡沫期,感觉现在还是一个高度的成耐久,现在我买了艺术品今后,能够转手卖出去,就是说我起码能够把这个烫手山芋再传给下一小我,这个就是伐鼓传花,看最后鼓停的那一刻落在谁手里。
郎咸平:不晓得。
骆新:比拟之下,黄庭坚跟王羲之作品的品相确切好,并且它保藏的代价确切很高,它的时候更长,比梵高的时候要长。
郎咸平:真的?这能够卖钱吗?
郎咸平:现在很多外洋的画廊也到中国做揭示,但愿能够卖出好代价,不过目前环境不是太好。
王牧笛:手拿现金。
郎咸平:我也没钱搞这个玩意儿,几亿买一幅画!算了,不靠谱。
郎咸平:这个古玩、艺术品本身的炒作体例,实在是和大蒜、股票是一样的,不透过对敲是不成能的。民生银行不是搞了个基金吗,回报率在18%以下的话,全数归于投资人,18%以上就各分一半。艺术品也是这类操纵体例,就是找个有潜力的艺术家,先花5000块钱把这个艺术家的画买过来,然后我拿去卖,卖掉的话,这个利润就遵循我方才讲这类比例分掉。这个钱放在一个保管账户内里,是拿不走的。如果三个月时候还卖不掉的话,我就把这个钱收回来,然后把画还你。这对于投资人而言是很有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