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的三国我当家》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四七章 畅谈理想[第3页/共4页]

陈登一字一句隧道:“田畴辟,仓廪实,东西利,积蓄饶。”

陈登浅笑道:“为兄说一不二。此后陈登会在那里,就看崇如你的了。”

“元龙兄是聪明一世,胡涂一时啊。江东细作到你这儿是为甚么?是来玩的么?不是,是来刺探军情的。因此不管他从长江的哪个渡口来,也不管他从哪个城门进,你只需将几个紧急的处所看紧了就行了啊。”

“甚么意义?”陈登听得是一头雾水。

陈登点点头道:“曹公现在远征柳城,期年难返,此崇如取荆州安身之良机也。陈登愿与崇如击掌为誓,若你两年内取下荆州,我便辞去广陵太守之职,前去荆州助你。”

刘墉天然猜中陈登心中所想,又笑道:“我倒有个小体例。”

“说到孙权为兄倒想到一事。”陈登侧过身来,对刘墉道,“崇如对为兄实施的出入城制感受如何?你那雒原又是如何防备的?”

这话并非是刘墉的谦词,他深知陈登不像诸葛亮那样有沉重的大汉正统情结,而是个实际主义和机遇主义者,又任着广陵太守、伏波将军等要职;更首要的是本身也只要一城之地,可否取下荆州三分天下还是个前程难测、虚无缥缈的事,就如许给他开张空头支票既不品德,也于心不忍,因此刘墉此次来的确没有筹算请陈登前去雒原互助的,当然将来倒是必然的。

“此一时,彼一时也。”陈登感慨了一声,也道,“前次曹公远征并州,崇如施妙策救援圣上脱困,若刘景升奉迎陛下,一面诏告天下诸侯保驾,一面勤修战备、枕戈待旦,何尝不能与曹公对抗。只可惜刘景升目光短视,自作聪明,觉得曹公定会信守承诺,遵行盟誓,可守土自保,闭门而不纳,如此千载难逢之机竟弃之不消,真是‘自作孽,不成活’啊。为兄真想看看,等曹公擒下袁氏兄弟,南征荆州,刘景升是何神采?”

陈登又问道:“若崇如取下荆州,今后又是如何考虑的?”

“崇如说得极有事理。那你是如何筹算的?”

刘墉一阵浅笑,说道:“堵不如防。”

陈登双手一伸扶住刘墉,笑道:“那我们就一言为定。来,我们击掌为誓。”说着,与刘墉击了三掌,两人相视不由哈哈大笑。

陈登大喜道:“崇如快说。”

陈登惊奇道:“崇如这么放心?你就不怕有人来偷袭么?”

“这可不能简朴而看。”刘墉摇点头,叹了口气道,“刘景升本非等闲之辈。初平元年,刘景升继任荆州刺史,然江南宗贼甚盛,各地豪强拥兵自重,不遵上命。刘景升不惧艰险,单骑入荆,与蒯良、蒯越、蔡瑁等人同谋大计。施小利诱杀宗贼五十五人,尽收其众;巧舌利口劝降张虎、陈生,光复襄阳。此雷霆之势令荆州各郡县官长心生害怕,大多解印而逃。短短一年,刘表便安定荆州七郡,理兵襄阳,静观时变。而后,刘表威怀兼洽,招诱有方,荆州今后万里清除,群民悦服;刘表又开立学官,博求儒士,安抚赈赡,关西、兖州、豫州前来投奔者有千人之多。至建安三年,刘表又攻陷张怿,广开地盘,南收零陵、桂阳,北据汉川,坐拥数千里边境,带甲兵十余万,令人侧目。”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