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的三国我当家》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章 定计官渡[第1页/共3页]

“崇如之言甚合我意。”曹操深觉得然,点了点头,对座中诸人道:“若交好刘表、孙策,便直面袁绍。前年,奉孝曾为孤献有‘十胜十负之论’……”

摆设伏贴,曹操问道:“何人前去襄阳、江东,与刘表、孙策修好?”

第四,参军需供应上看,退守官渡,靠近许昌,我军的供应便当;反之,袁军的粮草则供应困难。

曹操仰天长笑,赞道:“崇如所言,恰是孤等议定之计。前者文若先生曾言,扼官渡便是‘扼其喉而不得进’,也是此意。如此看来,你们是豪杰所见。好,我们就把决斗定在官渡。”

曹操收到张绣请降的文书,欣喜若狂,亲率朝中文武官员到许都城外驱逐,给足了张绣面子。曹操又奏请献帝加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贾诩为执金吾使,刘墉为益亭侯。曹操欢畅的不但是收降了张绣,更是获得了贾诩。曹操问道:“文和,现在张绣返来,天下震惊,孤想趁机招降刘表、孙策,不知可行否?”

曹操又问道:“孤若先派兵征讨刘表、孙策如何?”

刘墉没推测这么快又要出使,只得又向刘备告别。刘备拉住刘墉,将此前与曹操煮酒论豪杰之事相告。曹操与刘备畅聊天下豪杰,刘备以刘墉此前对答之辞应对,数遍天下豪杰,曹操均点头,最后只说天下仅刘备与他可称为豪杰。

“丞相。请看……宛县,防荆州刘表;匡琦,以备孙策袭扰。别的,这儿……叶县,也得驻兵扼守,以防黄巾余孽刘辟、龚都。”刘墉手指着舆图,边指边道,最后,将手指紧紧地定在一处,斩钉截铁地说道,“丞相布局完成,便可罢休一搏,决斗地点便在这里——官渡。”

“很对。崇如再言。”曹操点点头,捻着几根髯毛,一阵浅笑。

刘备忧心忡忡隧道:“曹操部下虎将如云,几个谋臣又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尽早杀之,又怎会同意派刘备带兵前去?”

“刘墉觉得,丞相与袁绍决斗,除正面相恃外,核心也不成不防。并州、孟津、延津、白马、甄城、青州均要分兵扼守,以策万全。”在两千年的汗青中,各朝各代都对官渡之战做过周到、详确的阐发,因此刘墉的见地自是远远超越在坐的每一小我,提及计谋布局来那是不假思考,信手拈来。

“丞相,万不成!”刘墉躬身答道,“刘表虽不敷惧,却非朝夕可下;我军不习水战,与孙策交兵难有胜算。即便得胜。也必是兵力怠倦,粮草无济,伤兵满营,若袁绍趁机来攻,我等如何抵挡?”

贾诩摇了点头道:“明公,刘景升坐拥荆襄七郡,据地数千里,兵甲十余万,民殷国富,岂会等闲投降?孙策威震四方,部下文臣武将云集,势不成当,短短数年,尽拥江东之地,又有长江通途为樊篱,亦非投降之士。”

“刘景升与扬武将军夙来交好,由他前去,必可马到功成。”郭嘉禀道,“再派尚书令荀彧敕书孙策,封其为讨逆将军、吴侯,孙策必感激丞相,江东亦无忧也。”

刘墉安抚道:“皇叔莫急。刘墉获得动静,现在袁术穷途末路,欲走河北投其兄长袁绍,数日内必行。刘墉在相府有一内应,如有动静便来奉告皇叔。皇叔获得信息,便挺身而出,就说袁术北走,必过徐州,自荐领兵前去围歼。皇叔自此便可龙归大海,虎回深山。”

刘墉安闲答道:“参兵力、地形看,现在袁绍兵多将广,数倍于明公;千里黄河,袁军到处可渡,丞相若分兵扼守,袁绍只须集合兵力攻肆意一处便可一击而溃,如此防不堪防。何况青州在黄河南岸,已为袁绍所占有,再沿河设防,于势倒霉。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